保险公司在2025年继续发行永续债,这次迎来养老保险公司的首单。
近期,泰康养老发行20亿元永续债,成为首家发行永续债的养老保险公司。这也是今年以来第四家完成发债的保险公司,行业延续了过去两年的密集发债趋势。
作为补充资本的主要方式之一,发债融资有助力保险公司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有助于保险公司长期稳健运行。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利率处于低位,优质保险公司发债面临有利市场环境,发债融资也是夯实资本实力、增厚发展安全垫的未雨绸缪之举。
养老保险公司首发永续债
2月24日,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康养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20亿元永续债,成为行业首家发行永续债的养老保险公司。
泰康养老本次永续债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均为AAA级,票面利率2.48%。本期永续债的牵头主承销商、簿记管理人为中信证券,联席主承销商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中国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
泰康养老是泰康保险集团旗下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在全国设立34家分公司。泰康养老长期参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有丰富的养老金管理和养老保险服务经验,打造了年金大受托服务模式,并首创职域服务模式,聚焦养老主业,致力于满足长寿时代下人们对养老和健康的需求,为我国养老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数据显示,泰康养老2024年实现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高达38.8%,剩余边际同比增长20%,经营现金流连续4年稳定在百亿以上,内含价值持续增长至近300亿元。
据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泰康养老亏损情况受到一定关注。对此,泰康养老表示,该公司2024年仍使用旧会计准则,亏损主要受准备金补提等因素影响。若按新会计准则口径,该公司2024年利润为正。泰康养老表示,目前,保险行业仍在新会计准则切换窗口期,新旧会计准则并行,各险企财务数据变化加剧,利润差距较大,使用不同准则的险企利润不具有可比性。
永续债自2022年成为保险公司的一项核心资本补充工具。202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原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发行“永续债”,即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以核心资本补充为主要目的,从清偿顺序上比较靠后。期限为5+N,无到期日。总体上,永续债对发行主体的实力和信用要求较高。
在此次泰康养老之前,共11家保险公司分批发行743.7亿元永续债,均为人身险公司。
2023年,泰康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健康、农银人寿、太平人寿、建信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发行永续债,金额合计357.7亿元。2024年,除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继续发行永续债外,永续债发债主体新增中英人寿、平安人寿、中邮人寿,这些险企共发行永续债融资359亿元。2025年,在泰康养老之前,交银人寿发行27亿元永续债。
大型险企领衔本轮发债高峰
从险企各类债券发行情况看,泰康养老是2025年以来第四家发债的保险公司,4家公司合计发债72亿元,险企发债延续了过去两年的密集趋势。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Wind数据,2024年,共计14家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发债规模合计1175亿元,是2023年以来连续第二年达到千亿以上,并形成自2005年我国保险公司开始发债融资以来的第四轮高峰。
保险业历次发债高峰有一定共性原因。联合资信报告曾分析,最初的两个发债高峰与监管变化导致的偿付能力补足需求紧密相关。第三轮高峰背后,一方面是利率有所下行,融资环境有所放宽;另一方面,保险行业改革转型初见成效,同时保险业务的发展对资本消耗需求加大。
而2023年、2024年以来的保险公司发债融资高峰,一个背景是偿二代二期规则于2022年实施,资本认定更严。与此同时,近年发债的市场环境较友好。随着市场利率大幅下行,资质较好的险企发行债券面临有利的市场环境,部分险企赎回旧债、新发债券,发债成本进一步降低。
此轮保险公司密集发展融资中,大型险企身影较多。数据显示,大型险企近两年发债募资都达到百亿级别。其中,2024年,中国人寿发债350亿元,人保财险发债120亿元,平安产险和新华保险各发债100亿元,平安人寿发行永续债150亿元;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在2023年和2024年累计分别发行永续债200亿元、140亿元。中小险企中,2024年发债的包括利安人寿、中英人寿、太平财险、华泰人寿、中华财险。
业内人士表示,发债融资需要经过金融监管总局和央行双批复,债券发行也面临机构投资者的“用脚投票”,整体上,能通过发债补充资本的险企多为资质较好、经营风险较小的主体。
根据央行和原保监会2015年联合发布的公告,保险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资本补充债券,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良好的公司治理,上年末经审计和最近季度财报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等。
提前行动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从数据上看,上述这些险企的偿付能力尚充足,为何还“热衷”发债?多家大型险企对外表示,发行债券后进一步夯实资本实力,强化公司风险抵御能力,为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小险企中的泰康养老增资动作也较典型。该公司上一次发债是在2023年9月发行20亿元资本补充债,该公司在过去两年三度迎来股东增资,资本金增至90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的情况下,于今年发行20亿元永续债。
据偿付能力报告数据,2024年四季度末,泰康养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35.39%,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41.85%,偿付能力持续向好。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人身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0.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3.8%。泰康养老的风险综合评级也连续三个季度维持在A类。
对于发行永续债的目的,泰康养老称,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补充核心二级资本,提高偿付能力稳定性,为业务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支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数据显示,泰康养老是国内首家总资产过千亿的养老保险公司,2024年四季度末总资产达到1270亿元。在主营业务方面,该公司养老金受托管理规模达5700亿元,企业年金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0%。近两年来,泰康养老对备受关注的个人养老金业务也颇为重视,并在职域模式和类受托模式的创新探索下取得较好效果,累计服务个人养老金客户15万人,个人养老金业绩已跻身行业前列。
偿付能力充足率代表保险公司对客户保单的赔付能力,是衡量保险公司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保险业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保险公司资本充足时仍发债属于未雨绸缪之举。在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把握时机窗口,合理运用资本补充工具,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夯实公司经营基础,提升经营灵活性。
校对:杨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