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大禹节水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标杆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02-25 19:26

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本次文件聚焦 “三农”,首提 “农业新质生产力”,明确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积极拓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当下,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重塑现代农业格局的核心驱动力。

作为行业先行者,大禹节水已经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质生产力嵌套到各业务环节中。公司立足乡村全面振兴,面向粮食安全,致力于农水基础设施投建管护,构建了完善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丰富的信息化落地场景以及社会资本参与创新的发展模式。

引入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标杆

大禹节水很早就前瞻性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子公司大禹慧图科技已将“潺水”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模型,应用于水资源管理、灌区输配水、城乡供水等业务领域。

近期,在“潺水”系列模型基础上,大禹慧图科技在本地成功部署和接入了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并搭建了通用“小慧助理”本地化应用,同时探索了大模型在水旱灾害防御等专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实现墒情预测、洪水预警等功能的智能化。实测数据显示,DeepSeek模型在预测准确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智慧水利管理提供了更精准的技术支撑。这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乘着技术高速发展的东风,公司将不断深化人工智能在信息化业务中的多场景应用,将“AI+农业”精准融入至灌区水资源高效调度、水利工程安全检测、河湖水库精准预警等多个业务环节,持续探索“AI+农业”的新业态,让人工智能在公司农业全产业链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优势,打造智慧农业全链路布局

大禹节水通过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入业务体系,为农田水利管理装上“智慧大脑”。公司旗下大禹慧图科技构建的数字孪生三维可视化平台,能够结合实时监测的水文、气象数据,持续对水资源调度方案进行预测与优化,实现对水资源的精准管理和高效调配。

在此基础上,大禹慧图科技进一步研发了“慧管家”智慧农业平台,该平台涵盖土地资源与种植规划、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进销存数据化管理、物联网及遥感技术应用、智能化设备控制等农业生产核心环节,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服务,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新疆沙雅县渭干河灌区项目中,大禹节水的技术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基于公司水利信息化系统的智能管控,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幅提高,项目区棉花产量比传统灌溉提高60%以上,为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落地提供了现实样本。

紧扣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方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

智慧化管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定制化方案则是满足不同地区乡村全面振兴需求的关键所在。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在地理、水文、气候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禹节水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一系列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公司在农田运营管理、农田物联网、未来农场服务等领域的业务布局,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例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村污水处理、水旱灾害防御等项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公司可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业务机会。

以元谋大型灌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为例,项目实施后,农田用水、施肥、人工投入明显减少,节肥率达25%—30%,农作物亩均增产超20%,水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提高至0.9,滴灌技术普及率达98%。


(CIS)

校对:王蔚

责任编辑: 周莎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