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期林:用科学证据赋能文化艺术 助力深圳打造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霞昌2025-02-24 19:06

2月24日上午,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开幕。在首场“委员通道”上,特邀本市界别,市政协委员,广东南天司法鉴定所副所长徐期林表示,可用科学证据赋能文化艺术,助力深圳打造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

673635_s.jpg

徐期林(证券时报记者 宋春雨 摄)

徐期林表示,近年来深圳在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前深圳正处于建设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系列文件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但与国际顶级艺术品交易中心相比,目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交易市场透明度不足,信任体系缺失;二是鉴定体系不完善,赝品泛滥;三是法律监管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混乱。

徐期林认为,要真正提升深圳在艺术品交易中的国际竞争力,让市场更透明、更可信、更规范则显得尤为重要。徐期林建议,科学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个特性,可以为深圳艺术品交易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

第一,倡导客观性,奠定市场信任基础。建议深圳针对艺术品交易涉及的前沿鉴定技术、鉴定标准体系等设立专项研究资金,积极探索各类无损光谱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品交易中的应用。鼓励高校、企业等单位深入研究和开发,逐步形成一整套标准化、可量化、可复制的深圳艺术品鉴定标准体系。

第二,挖掘关联性,精准助力市场交易。依托深圳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优势,整合拍卖数据、艺术家指数、市场热度等信息,开发AI估值模型。利用区块链技术和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打造交易来源合法、鉴定数据准确、产权清晰、税务透明的艺术品溯源数据库,让深圳成为全球艺术品交易“数字交通枢纽”。

第三,强化合法性,保障交易合规透明。建议深圳对标国际艺术品交易规则,制定具有深圳特色的艺术品交易法律法规,明确交易各方的权利义务,简化艺术品进出口程序、优化交易流程。探索通过仲裁和商事调解的方式,快速处理纠纷争议,用明确、便捷、高效的法治手段,提高深圳艺术品交易的国际公信力。

校对:陶谦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