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资人罗兰士: 投资能解决问题的公司 拒绝漂绿企业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郑萃颖2025-02-24 10:14

高观投资(Overlook Investment)创始人兼董事长罗兰士(Richard H. Lawrence, Jr.)是最早一批运用ESG理念投资亚洲市场的人士、最早进行绿色投资实践的中国公司股权投资者。近日,他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们要投资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公司,不投资漂绿企业。”21世纪初,高观投资的投资重点从中国香港、新加坡的公司转向中国内地公司;30多年来陆续投资了网易、长江电力、美的、上海机场等知名内地企业。

在罗兰士所著的《铸就:亚洲股权投资40年(The Model)》中,他谈到如何分配资金投资三类企业:股价被严重低估的被巴菲特称为“雪茄烟蒂”的企业被定义为三等企业,可短期持有以实现内部收益率,在账面上的投资占比不超过6%;二等企业具有优越的周期性,可分配10%-25%的账面资金用于投资这类企业;一等企业的回报率极高、资本密集度低、现金流充足、“护城河”坚固,在账面上应尽可能占据更大的投资比重。

罗兰士注重贯彻ESG投资理念。他认为,在不降低社会和公司治理重要地位的前提下,气候变化对投资组合造成的威胁将是高观投资未来10年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发现中国市场潜力

中国证券报记者:您很早就开始在亚洲投资,是因为对这里感兴趣,还是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罗兰士:1985年初,那时我刚到中国香港几个月,在开达集团的工厂里见到了其首席执行官丁鹤寿。当时开达集团是备受关注的玩具生产商和出口商,产品有星球大战的公仔、卷心菜娃娃等。在闲谈中,丁鹤寿提到,公司已经开始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玩具生产工作分包到广东,那里工人们工作效率高且成本低。那一刻我意识到,中国内地即将迎来大发展。

我对中国的印象始终是,这里的人们勤劳、聪明、有商业头脑,这些特质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早期我们投资了很多在内地设厂的中国香港公司,以及投资内地市场的中国香港公司,享受到中国内地经济增长的红利。

中国证券报记者:您可能是最早一批采用ESG理念投资中国资产的人,如何看待ESG这个概念?

罗兰士:虽然华尔街把ESG的三个要素整合到了一起,但我认为需要把环境(E)、社会(S)、公司治理(G)分开看待。在1991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公司治理存在大问题,那时公司法还不完善,同时缺乏成功的上市公司榜样。我很早就意识到投资者需要为少数股东争取权益,这是正确的事。

寻找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公司

中国证券报记者:高观投资投资了很多中国内地知名企业,您在投资时会考虑哪些因素?

罗兰士:投资时,我不仅会看公司的业绩,还会看创始人的品质,以及公司是否把我们当成合作伙伴,并尊重投资者。我们会看企业过去的记录,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企业发展历程,通过这些可以看到管理层的特点。

第一次见到网易创始人丁磊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会议室里大约有15位投资者,只有我一位外国人。我一直看着丁磊,觉得他太年轻了。等我回到中国香港与同事们交流后,大家认为应该投资网易。事实证明丁磊是一位极具天赋的企业管理者——为公司带来了丰厚回报,对资金把控极为谨慎,很少进行多元化经营。在过去大概13年里,他发展壮大了公司业务规模。我们对福耀玻璃的投资也很成功,曹德旺在美国投资设厂,展现出企业家的智慧和勇气。

中国证券报记者:高观投资如何践行ESG理念?

罗兰士:ESG投资理念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所谓外部方面就是我们如何选择投资的公司,如网易、长江电力、福耀玻璃,这些符合我们ESG评判标准的公司,并与他们的管理者保持沟通。我们会从公司的投资者关系部门开始,逐步与首席财务官、首席执行官、企业实际控制人建立关系。在任何情况下,建立这种关系都很重要。

所谓内部方面是与我们自己的投资者进行沟通,也就是高观投资在自身治理中保持信息透明度。例如,我们每年会写四封季度信,为投资者提供信息。我们每年还会进行两次世界环游,与全球投资者会面,因为有的年份投资业绩很好,有的年份投资业绩非我所能掌控。不过我能保证我们的投资理念保持延续性,并且陆续培养出高观投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管理层。

中国证券报记者:如何判断公司的真实ESG表现?

罗兰士:要去了解真相,比如一家公司的碳排放量,如果公司不能提供数据,我们可以参考其行业竞争者披露的信息,并进行测算,这样就能判断公司是否漂绿。如果你去拜访这家公司并参加其所有会议,就会有很多机会了解这家公司的碳排放对环境、业务前景的影响。对于漂绿公司,我们不会投资,我们要寻找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公司。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你们过去的经验来看,良好的ESG表现和投资回报之间有什么关系?

罗兰士:我很关注气候变化,我们投资时不仅考虑商业因素,还会考虑环境因素。从短期来看,石油公司股票可能上涨。从长期来看,那些碳排放量大又无法减排的公司会面临问题,股价可能下跌。像长江电力这样的可再生能源公司,其属于经营成本最低的一类电力生产商,加上良好的现金流动性和积极的业务表现,股价长期表现会良好。这就是“解决问题”和“制造问题”公司的差异。我们持有长江电力的股票有11年了,我们看到长江电力的股价表现很长一段时间内远远超过火电企业。

提升ESG信披水平助企业出海

中国证券报记者:如何评价中国内地企业的ESG发展现状?

罗兰士: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中国内地企业的ESG各维度表现不尽相同。在社会层面,中国内地企业有很大进步;在环境层面,中国内地企业取得了进展,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中国的煤炭发电占比较高,相关企业面临转型压力。另外,甲烷排放问题值得关注,随着技术发展,未来人们可以更精准地监测和治理甲烷泄漏。

中国证券报记者:越来越多中国内地企业选择出海发展,您对他们提升ESG水平有何建议?

罗兰士: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人们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问题保持高度关注。在南美市场,人们的气候意识也在增强。在提升ESG水平方面,中国内地企业应更加开放和透明,比如海外买家会关心产品的能源来源。公司应有明确的短期和中期碳排放目标,要努力提高ESG信息披露水平,高管的薪酬应与气候目标挂钩。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