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机,黑科技曝光!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安宇飞2025-02-23 15:16

内部代号为“夜神”的小米15Ultra影像硬件配置曝光了。

2月22日晚,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开启小米15Ultra爆料直播,将小米15Ultra的影像实力总结为“一皇一后”。其中,“一皇”指1英寸的超大底主摄,成为了1英寸主摄的影像“天花板”;“一后”指2亿像素潜望长焦,解决了行业普遍面临的暗光长焦成像问题。

作为“代表小米最高水准”的手机,小米15 Ultra备受关注,它是小米高端化战略的重要产品。在高端化等战略驱动下,2024年小米成为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长最快的品牌,全年出货量达1.685亿部,排名全球第三。

二级市场上,小米集团港股股价持续刷新历史新高,截至2月21日收盘,小米集团最新股价报51.7港元/股,总市值1.3万亿港元。据了解,近日,高盛将小米12个月目标价从38港元/股大幅上调至58港元/股。

小米新机配置曝光,价格或上涨

据卢伟冰直播,小米15Ultra搭载了1英寸主摄+2亿大底长焦,采用了14mm广角+23mm主摄+70mm中焦+100mm长焦四摄。该手机内部代号为“夜神”,意味着在夜拍实力方面有较大提升。

据了解,小米15Ultra的定位从影像旗舰升级至巅峰影像科技旗舰,目标是用光学解决手机夜拍短板,为此带来了端到端的“超纯光学系统”。为了体现夜拍实力,卢伟冰还在微博放出了多张夜拍照片的样张,让大家盲选。

据此前曝光的渲染图,从工业设计来看,小米15Ultra将采用“仿相机”拼接工艺设计,相机DECO是居中大圆镜头,镜头排列较此前有重大变化,整个摄像头模组面积更大,主摄、超广角和直立长焦横向排列,徕卡的标志清晰可见,右上角是潜望式长焦摄像头。

在核心配置方面,小米15Ultra采用了2K全等深四微曲屏幕,搭载高通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支持卫星通信。从发布时间来看,小米将于3月2日举办全球发布会,正式发布小米15Ultra手机,而国行版发布时间或将提前,有望在2月底正式亮相。

价格方面,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在直播中表示,上一代小米14Ultra起售价为6499元,这一年来研发成本以及器件成本越来越高,从盈亏角度上来说,小米15Ultra一定需要涨价。而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手机才能享受国补,这意味着小米15Ultra或将与国补无缘。

此外,在卢伟冰直播中,还首次曝光了小米影像实验室,该实验室采用全实景搭建,一期花费超过2000万元,建有咖啡厅、博物馆、金铺、奢侈品店、餐厅等等。

除了小米15Ultra,小米还将发布米家中央空调、洗烘套装洗衣机Pro、双系统冰箱Pro、超级小爱音箱、变频除湿机、小米Buds5Pro、Redmibook2025 Pro等家电或数码电子新产品。

小米进军高端化,手机销量全球第三

近期,雷军曾在微博上表示:“小米在高端手机市场上进步很快,很多人非常喜欢小米15。”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发布的报告称,2024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售价大于600美元,约4351元人民币)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从2020年的15%增长到2024年的25%。

CounterPoint表示,在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同比增长5%的情况下,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8%。其中,苹果以66%的份额领跑该领域,低于一年前的72%。而中国品牌正迅速缩小和苹果差距,占据全球高端市场24%的市场份额,华为、小米、vivo和荣耀等手机厂商在高端市场的同比增幅均达到了两位数。

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4%,达到12.4亿部,这标志着在经历了两年充满挑战的下滑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强劲复苏。其中,小米成为前五大手机品牌中销量增长最快的品牌,2024年其全球出货量达1.685亿部,同比增长15.4%,占全球市场份额13.6%,排名全球第三。

高盛相关研报认为,小米在AI和IoT领域的战略布局,通过构建操作系统级别的AI代理“小爱同学”和全球最大的AIoT生态系统,未来几年有望实现强劲增长,成为AI行业最终的赢家。

高盛认为,小米能够以更高效的方式提升其AI技术能力,通过AI扩大其“人车家”生态系统并推动销售增长,并且有望在长期内向互联网、软件服务领域上游迈进。同时,高盛将小米12个月目标价从38港元/股大幅上调至58港元/股。

招银国际研报认为,小米手机全球份额持续提升,国际化、高端化战略效果明显,小米手机凭借卓越的产品力和品牌力,以及极致的性价比和软硬件生态完整性,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口碑,高端化进程进入新阶段,今年端侧AI创新加速落地,小米手机和IoT业务明显受益,看好小米在造车方面具有供应链把控、生态互联、品牌营销经验、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责编:李丹

校对:廖胜超

图片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