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暴涨超17000亿!今夜,继续大涨!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周乐2025-02-21 23:20

中国科技股大爆发。

今晚,美股开盘后,中国科技股继续强势崛起,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一度涨超3%,2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大涨超6%,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亦持续拉升,现涨0.52%。热门中概股中,玉柴国际大涨超17%,世纪互联涨超8%,哔哩哔哩涨超7%,金山云、爱奇艺涨超6%,阿里巴巴、小鹏汽车、腾讯音乐、老虎证券等涨超5%。

今日亚洲交易时段,A股、港股市场的科技股全线大涨,截至收盘,科创50指数涨超5%,一举突破去年10月9日高点;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大涨超6%。从市值维度来看,通过Wind数据统计,A股科技龙头的总市值本周合计增长约9330亿元,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的总市值本周合计增长8653亿港元,由此计算,A股、港股主要科技股本周总市值合计增长约17408亿元。

站在当前时点,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或许是,中国科技股这一波重估行情能否持续?有分析认为,中国股市在近来强劲上涨之后还有望进一步走高。

暴涨超17000亿

2月21日,A股、港股市场的科技股全线爆发,其中,科创50指数大涨5.97%,一举突破去年10月9日高点,创下近两年多以来新高,本周累计涨幅达7.07%,年内累计涨幅扩大至10.7%。

港股科技股亦全线爆发,截至今日收盘,恒生科技指数大涨6.53%,年内累计涨幅扩大至31.14%,创下自2022年1月21日以来高点。

从市值维度来看,通过Wind数据统计,截至21日收盘,A股科技龙头股总市值合计约为149666亿元,相较于上周五,总市值合计增长约9330亿元。港股方面,截至今日收盘,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的总市值合计为14460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35002亿元),本周累计增长865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078亿元)。由此计算,本周以来,A股、港股主要科技股总市值合计增长约17408亿元。

从今日盘面来看,A股半导体板块领涨科技股,寒武纪斩获20cm涨停,海光信息大涨超15%,中芯国际涨超4%。另外,三大电信运营商亦全线大涨,中国联通涨停,创出2020年以来新高;中国电信涨停,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移动涨超4%。

港股方面,DeepSeek、机器人、半导体股、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成市场主线。个股方面,阿里巴巴领涨科技股,截至收盘,涨幅达14.56%,全天成交金额达444.58亿港元,创历史天量;哔哩哔哩大涨超16%,联想集团大涨超15%,万国数据涨超11%。

资金方面,今日港股通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813.37亿港元,成交净买入140.35亿港元,本周累计净买入金额达512.12亿港元。

分析人士指出,阿里巴巴昨日晚间披露的财报或是引爆科技股的导火索。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事实上,阿里第三季度资本开支已经大幅增长至317.75亿元,环比增幅80%。

国泰君安在今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阿里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国内CSP厂商将积极跟进,有望复现“互联网+”周期中出现的IDC 投资热潮。在阿里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的带动下,腾讯和字节等其他CSP厂商会同步增加对AIDC的投资,推动国产AI算力产业链的需求改善。

高盛发表报告称,阿里巴巴截至去年12月底的第三财季业绩大超预期,且管理层在业绩电话会议上所提出人工智能相关的资本支出指引高于预期,上调该股美股和港股目标价,由117美元和114港元,分别升至160美元和156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高盛指出,上调目标价原因是内地核心电子商务业务利润稳定,以及2026和2027财年阿里云收入增长加快至各23%和25%,原预测增长各13%和14%。

另外,摩根大通、汇丰、花旗等多家投行也大幅上调对阿里巴巴的目标价。

后市如何演绎?

站在当前时点,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或许是,中国科技股这一波重估行情能否持续?

对于这一轮“中国科技股重估”,标普全球评级表示,DeepSeek推出的AI大模型正在颠覆市场对AI的成本预期,将企业原本需要耗资数十亿美元求购英伟达高阶芯片的“军备竞赛 ”,转变为一场更加均衡的竞争,将促使中国互联网公司快速整合强大且价格低廉的AI模型。

天风证券认为,在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背景下,中国科技资产风险回报比突出,外资配置意愿回升。DeepSeek技术突破与头部厂商生态协同,正重塑中国 AI 产业全球竞争力。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及其团队在最新报告中预计,DeepSeek的横空出世引发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进步的乐观情绪,中国股市在近来强劲上涨之后还有望进一步走高。高盛团队将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的目标位从4600点上调至了4700点,潜在上行空间达18%。

号称“逆向投资之父”的富达国际前总裁Anthony Bolton在最新的访谈中认为,当前市场上逆向投资的最佳选择是投资中国,当前正处于中国新一轮牛市的早期阶段。

另据美国银行今年2月进行的月度调查,全球基金对港股市场的信心大幅提高,18%的受访者预测恒生指数2025年在全球市场中表现最佳。

与此同时,外资正在持续买入中国资产。据中信证券研报统计,1月24日至2月13日,外资回流港股市场近130亿港元,且主要配置相对估值折价较高的科技和消费行业。

高盛的报告也显示,中国在岸和离岸股票合计成为今年以来“名义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全球对冲基金一直在大幅买入中国股票。

虽然港股经历了一波迅猛的涨势,但通过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横向对比可以发现,其仍处于“价值洼地”。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恒生指数PE(TTM)仅为10.47,恒生科技指数PE(TTM)则为26.51。与之相比,标普500指数PE(TTM)为28.10,道琼斯指数PE(TTM)32.42,纳斯达克指数PE(TTM)46.09。

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美国科技“七姐妹”是近年美股上涨主要动力,其崛起得益于持续科技创新巩固行业优势地位。我国技术积累、人力资本、政策支持具备培育科技巨头土壤,股市制度环境也为科技投资创造有利条件。中国股市中AI应用、半导体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有望涌现科技“七姐妹”。

华泰证券则提出代表中国科技行业核心实力的“七巨头”,包括小米、联想、比亚迪、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华泰证券称,DeepSeek有望显著降低中国企业发展大模型的硬件门槛,推动中国科技产业链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


校对:王蔚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