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DeepSeek展示的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以及国家对民营经济释放积极信号,中国生物科技资产正重新受到青睐,有望摆脱多年来与全球同行相比表现不佳的局面。
2月21日中国股市开盘后,生物医药股迎来集体飙涨。百利天恒(688506.SH)股价大涨超过12%,百济神州(688235.SH)港股和A股涨幅均超过8%,再鼎医药(9688.HK)涨幅超过10%,和黄医药(0013.HK)股价上涨约7%。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发表的一份投资报告中对中国资产态度大转向,放弃看跌中国股市的观点,转而持更为乐观的态度,认为受中国技术突破的推动,股市将出现更可持续的反弹。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写道:“中国股市,尤其是离岸市场,终于发生了结构性制度转变。相比去年9月看到的股市反弹,我们对这一轮的反弹更加确信,相信中国股市的改善可以持续下去。”
去年10月,中国出台了有力的货币刺激措施引发股市反弹,但当时摩根士丹利也几乎没有改变对中国股市的看法,仅缩减了其减持仓位。
现在,摩根士丹利认为,企业为提高股价所做的包括回购在内的努力、监管层对科技企业态度的转变以及中国的人工智能能力都是推动股价上涨的因素。
本周早些时候,高盛集团已经将MSCI中国指数的目标上调至85,而摩根大通和瑞银集团也发表了看涨观点。
随着DeepSeek展示的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以及国家对民营经济释放积极信号,中国生物科技资产正重新受到青睐,有望摆脱多年来与全球同行相比表现不佳的局面。
高盛近日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生物科技的深度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报告称,中国创新力量正在并将持续获全球认可,高盛持续看好中国医疗健康板块中的生物科技领域。“一批头部生物科技企业将于2025/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这一盈利拐点对中国生物科技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高盛报告写道。报告重点提及百济神州、信达生物、云顶新耀和再鼎医药四家公司。
高盛还表示,中国正成为抗体偶联药物(ADC)等创新药的研发高地,并称供需两端匹配度提升将推动中国新药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能满足跨国药企对高性价比候选药物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能为中国创新药企提供多元资金渠道。
另据华兴证券发布的一份《2025年中国医疗行业展望》报告,预计中国医疗行业供需端将持续获得优化,该机构看好A股生物医药的细分领域包括:疫苗、医疗设备等,H股生物医药细分领域包括:互联网药店、创新药、医院、研发外包等。
与此同时,跨国巨头也在持续押注中国生物医药市场。2月20日,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宣布将以约1.6亿美元收购长期合作伙伴珐博进中国子公司,以获得该公司在中国的贫血药物权利,此举将进一步提升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看好中国生物技术创新能力,阿斯利康近年来持续投入中国创新药企,并与多家中国公司签署许可协议。去年,阿斯利康以12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亘喜生物的收购。
外资对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信心还来自于中国新药审批速度的加快。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优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机制。
华兴证券认为,并购和药品权益转让将带动中国医疗行业,尤其是创新药企的融资复苏。根据该机构的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国内医药及生物技术并购市场交易数量共20笔,总金额约24亿美元,较上一年同期上升约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