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突然大涨!
截至周五早间收盘,离岸人民币较前一交易日上涨了490点,日内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整体交投于7.2856-7.2315元区间。与此同时,中国1月Swift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 达3.79%,前值是3.75%。那么,人民币为何突然强势?
分析人士认为,首先,国内经济预期向好。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崛起提升了微观主体的体感和信心。政策层面,财政部长蓝佛安最新撰文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其次,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认为与中国达成新贸易协议的可能性很大。特朗普这一表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担心。
人民币突然大涨
昨晚,离岸人民币表现强劲。北京时间早上6点,美元兑离岸人民币(CNH)报7.2352元,人民币较周三纽约尾盘涨490点,盘中最多报至7.2315元。
近期,人民币利好消息不断。
首先,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2月20日发布的人民币月度报告和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3.79%,2024年12月占比为3.75%。Swift数据还显示,今年1月,在主要货币的支付金额排名中,美元、欧元、英镑分别以50.17%、21.98%、6.91%的占比位居前三位。事实上,自去年11月人民币超越日元、重返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之后,人民币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
其次,据美媒报道,特朗普总统正在考虑与中国达成新贸易协议的可能性。消息人士称特朗普希望与中国达成一项广泛的协议,而不仅仅是重新调整贸易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担心。
另外,美联储称“考虑暂停或放缓QT(量化紧缩)直到债务上限问题得到解决”可能是合适的。美元指数也因此有所回落。
第三,国内经济预期向好。高盛表示,广泛的AI采用可以在下一个十年内,将中国企业每年每股收益提高2.5%,增长前景改善和信心提升或将中国股市的公允估值提高15%-20%,并可能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其中南向资金贡献1040亿美元),有望部分扭转全球资产管理机构的低配状态。
政策层面,财政部长蓝佛安最新撰文指出,财政部门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关于人民币的预期
近期,央行已发行3期共计1200亿元离岸央票。财政部计划在中国香港发行总计125亿元的人民币国债。人民银行此前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事实上,近期,外资对于人民币资产的预期更为乐观。提出「美元微笑理论」的前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任永力(Stephen Jen)认为,现时看好中国股票和中国经济的理由,比看淡的理由要多得多,中国股票可能再次成为可投资对象。
任永力还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敲响了投资者误判中国制造业和技术实力的警钟。疫情之前,中国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房地产方面,中国一线房地产市场出现复苏的迹象;家庭储蓄率从通常的不到40%飙升至目前的44%,表明如果条件合适,消费有巨大增长空间。
他认为,中国债券和人民币表现坚挺。虽然部分西方投资者撤出中国,但中国境内债券2024年上涨超过8%,2021年以来上涨17%,远超美国国债。中国出口商大量囤积美元,目前可能达到2至3万亿美元,可能对美元兑人民币构成重大下行风险。无论恒生指数抑或中国增长股,同全球平均水平相比,盈利增长更高,但本益比更低,二者估值差距约为4.3万亿美元。如果中国投资者信心能够恢复,这种「中国折扣」可以部分消除。目前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仍然不足,目前外资仅持有8%的中国股票和2.7%的中国债券。
校对:苏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