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十一个年头,进入新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呈现新气象。
2月20日,记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11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1.5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2.1倍。
发布会上,京津冀科创、交通等专题工作组负责人披露了2025年三地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工作安排,并公布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计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闻发布会现场 郭博昊/摄)
三地经济总量11年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
11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北京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燕南指出,2024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1.5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2.1倍。2024年三地GDP增速分别达到5.2%、5.1%、5.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经济总量合计11.5万亿元,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进一步显现。
北京市协同办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表示,过去一年,三地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唱响京津“双城记”,“六链五群”培育见行见效,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亮点纷呈,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三地优势互补、相互赋能。
需求潜力不断释放。朱燕南指出,从投资看,2024年三地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分别增长5.1%、3.1%和6.8%。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三地基础设施投资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水利、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领域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均超过全部投资平均水平;设备更新逐步释放政策红利,三地设备购置投资分别增长32.1%、12.3%和20.4%。
从消费看,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3年的2万亿元增加到3万亿元,2024年为3.4万亿元,三地加力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均增长两成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5%、14.8%和24.9%。
“一群一策”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提质增效
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背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朱燕南指出,京津冀三次产业构成显著改变,2024年第三产业比重近七成,较2013年提高10.8个百分点。
其中,北京第三产业占比保持在八成以上,天津占比超过六成,河北提升最快。2024年,京津冀区域服务业增加值接近8万亿元,三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6.7%、4.6%和7.5%。
京津冀三地高端产业较快发展。北京、天津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32.3%和14.8%,比2014年提高11.5个和2.5个百分点。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2.3%,比2013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在协同创新方面,京津冀积极构建科技成果共享库和技术产权交易联合发布机制,2024年,北京流向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8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在产业协作方面,区域内企业流动更加活跃。三地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在区域内跨省设立分支机构近万家。其中,北京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占京外分支机构的13.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分支机构占比超过四成。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新阶段。周浩表示,今年三省市将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开展产业链联合招商,加快落地一批关键配套企业和项目。“一群一策”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提质增效,推进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建设。谋划京津冀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发展,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朱建红进一步指出,2025年将推动合成生物、氢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密切协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快推动技术研发、中试孵化、生产制造等环节梯度布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打造有整体竞争力的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生态。
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加速推进
现代化都市圈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硬核”支撑。周浩指出,今年三地将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统筹推进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协同圈建设。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建成京唐城际铁路北京隧道段,实现承平高速建成通车,扩大通勤定制快巴向环京周边地区覆盖范围。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赵同安还在发布会上披露了2025年三地交通领域重大建设项目。在“新两翼”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上,赵同安指出,将不断完善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持续推进雄安新区至大兴机场快线(R1线)、雄忻高铁、雄商高铁和石雄城际等项目建设,力促京雄高速二期主体完工,力争开工建设荣乌新线高速二期,石小路、国道G230河北段等项目建成通车,加快推动春明路、通宝路等项目前期工作。
在完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方面,将建成承平高速北京段、荣乌高速沧州段改扩建等项目,有序推进国道G335京冀段、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廊坊至涿州段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唐廊高速津冀段、G108新线高速河北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津潍高铁、京滨城际、京唐城际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等项目建设。
赵同安还表示,将持续推进港口群、机场群建设。持续提升港口能级,实施天津港22-24#泊位码头升级改造工程等项目,建成曹妃甸首衡7号8号通用泊位等项目;着力推进河北港口集团更高水平智慧绿色干散货码头示范应用等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大力发展海铁联运、中欧班列,拓展内外贸航线。
机场群方面,实施天津滨海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石家庄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充分利用京津冀机场一体化管理优势,推进“三地四场”空域统筹、航线互补和错位发展。
此外,还将持续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推进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增点扩面,持续优化班次站点,不断向环京周边地区延伸;开通雄安新区至大兴机场巴士,加密至北京市区定制快巴线路;优化跨省公交线路,提升“通武廊”公交运营服务品质;适度提高繁忙城际铁路运力投放,逐步增加津兴城际进京车次。
校对:刘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