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磅部署!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贺觉渊2025-02-20 19:17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2月17日至18日召开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

会议总结2024年宏观审慎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陶玲出席会议并讲话。

回顾2024年,会议认为,央行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健全宏观审慎政策和治理机制,加强金融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

展望2025年,会议要求,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健全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创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去年加强金融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

会议认为,2024年央行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健全宏观审慎政策和治理机制,加强金融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管理,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

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从宏观、逆周期和防传染角度入手,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主要目标,关注整体和具有系统性影响的因素,着力平滑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和跨市场风险传染。

去年9月,央行创设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用以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市场人士表示,央行是基于宏观审慎管理角度,出台实施了两项工具。两项工具通过提供流动性支持,引导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行业机构回购和增持股票,助力稳定股价,抑制羊群效应等顺周期行为,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这与宏观审慎管理目标是一致的。

目前,两项支持资本市场工具已取得初步成效。据央行近日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对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的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推动保险机构参与互换便利操作,并不断优化相关政策,提升两项工具使用便利性,更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今年将创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会议要求,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要加强宏观经济金融分析研判,立足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健全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创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会议要求,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增强跨境支付、计价、投融资等功能,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发挥货币互换和人民币清算行作用,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自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以来,市场对货币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平稳发展有更多期待。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可考虑扩展抵押补充贷款(PSL)的资金使用范畴,PSL提供资金一方面可以支持地方政府实施地产收储,缓解供给端压力,另一方面可以用于提供购房补贴等需求端支持工具。此外,直达实体经济工具或存在创新空间,以丰富流动性支持。例如,可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支持消费贷投放、延期还本付息或减轻房贷付息压力等。

“2025年支持股市、楼市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得到加强,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股市和楼市的健康发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房地产领域可以继续优化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适当降低首付款比例要求;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延长部分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有效期限。资本市场方面,可以继续推进支持资本市场两项工具加速落实。


校对:杨舒欣

图片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