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都科技刘佳:建议广州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 推进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建设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李映泉2025-02-20 15:17

2月20日上午,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广州市市长孙志洋作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体推进全面创新,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围绕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奋力建设靠科创进、靠科创强、靠科创胜的现代化新广州。

对于广州如何在科创上发力,广州市政协委员、佳都科技(600728)高级副总裁刘佳有话要说,他在本届广州两会上带来了《关于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助力推进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建设的提案》。

在刘佳看来,DeepSeek、宇树科技等新兴科技企业的脱颖而出,大大提振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信心,中国本土企业AI人才团队,已经具备了世界级科技产业的竞争力。人才的厚度以及广度,决定了一个城市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的方向。杭州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孕育出杭州“六小龙”这样的科技新贵。

刘佳认为,与杭州、深圳等城市相比,目前广州的人工智能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广州虽高校科研机构众多,但在人工智能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与产业实际需求进一步结合。针对人工智能+的细分赛道,产、学、研、用存在一定程度脱节现象。另一方面,技术骨干及领军人才难招难留,是广州人工智能企业突出的痛点。

针对这样的问题,刘佳建议广州强化产教融合,为人工智能企业培养面向产业需求的人才。建立头部人工智能企业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本土高校的常态化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此外,企业可以针对人工智能具体应用场景,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培养科研与应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实际产业项目,毕业后更容易留在广州。

刘佳还建议鼓励科研人才的跨界流动,搭建联合创新平台,以更大力度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引入科学家团队。鼓励高校、科技机构的科研人才,保留体制身份,到企业中任职。鼓励产学研用的紧密合作,成立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共建的高端人才引进和产业化应用平台。建立顶尖人才、技术带头人和企业周期性的互动交流机制,为企业吸引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在人才政策方面,刘佳建议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和保障体系,建立“产业人才需求清单”,制定专项人才计划,对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给予个税、住房、生活等专项支持政策。

另外,对于当前大火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刘佳也提出了建言。他认为,广州在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拥有良好基础,拥有一批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产业链企业,叠加在场景、应用和数据资源等方面的积累和利用,是广州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优势。

刘佳建议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智能交通、工业制造、医疗健康、安全应急等广州重点领域行业深度融合和推广应用。“广义来说,机器人也包括智能汽车和无人机,可以深入挖掘广州地上、地下加低空的立体交通网络的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大规模使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终端产品。”

责任编辑: 范璐媛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