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日报》报道,近日,教育部发布758项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覆盖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1434个专业总数的52.9%,占全国职业教育专业布点总数的82.1%,其中,中职标准223项、高职专科标准471项、职业本科标准64项。
随着新技术、新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社会各方对职业教育的期盼越来越高。为更好适应时代发展新形势、行业企业新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从国家层面研究和制定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将其用于指导和规范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实施,可谓恰逢其时、十分必要。
以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为依据,立足新技术、新产业、新人才,新标准覆盖了中职、高职专科以及高职本科量大面广的专业,规范了职业院校从办学准入、教学实施,到学生毕业资格准出的全过程,提升了职业教育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专业指南。
新标准的一大特点是首次对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的专业教学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并把不同阶段的同类或相近专业进行了贯通与优化设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有机整体——人才培养定位有机衔接,培养规格逐层递进,课程设置逐级加深,能力素质要求逐步提高,初步绘制了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端技能人才三个不同阶段的职业能力进阶“图谱”及成长培养路径,有利于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的专业培养体系的建设,保障产业需求侧与人才供给侧要素的充分对接,提升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产教融合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这次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历时3年多,全面对接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新标准紧密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下行业企业用人标准、职业岗位新要求,优化课程设置,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民生紧缺领域相关专业的教学标准,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紧密衔接,满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新要求。
职业教育改革,改到实处是专业、课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公布,只是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改革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改革动作有目共睹。比如,2024年,高职院校新增的6068个专业点迎来首批学生,5052个“旧”专业点停止招生;《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更新,共增设40个新专业;2024年年底,914门课程被认定为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一系列改革对于提升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具有积极意义,产业技术变革与教学改革同频共振的良性机制逐步形成。
当然,有了“好标准”还需有“好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实施最终要落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期待接下来职业院校能结合地方实际和产业发展需求用好新标准,创造性地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并跑”,课堂教学与职场实践无缝衔接,为年轻人提供多样化的成才路径、更广阔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