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省际联村路,为什么要重修(干部状态新观察·践行正确政绩观)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云娜2025-02-19 10:18

图为工人们为月亮山古道铺设石屑调平层,安装槽钢模板。

梁伟权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增强本领、担当作为、争创佳绩。”

以百姓心为心,把民生事当事。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是要为民造福。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本版今起推出“干部状态新观察·践行正确政绩观”系列报道,关注基层干部遵循实际、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积极探索,从一件件“小事”看干部状态和干事状态。

在广东和广西交界处,岐岭村和红山村分属两省份。两个山村一条路,从3米宽到6米宽,从土路到水泥硬化……当地干部多次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真情,与群众一道重新修起这条联村路、连心路。6公里的路不算长,投入也不算大,却能让群众有了获得感、乡村产业有了新助力。

——编  者

2月12日一大早,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大洲镇岐岭村村民陈伯强爬上山腰,为300多头小猪仔打扫屋舍、喂食青饲,动作麻利,十分带劲。猪舍外,有一辆用于运输的拖拉机。“这台用了10多年的‘老伙计’要‘退休’喽!月亮山古道硬底化工程今天开工,用不了一个月就能通车。我打算买一台小货车,运输更轻松!”阳光洒在脸上,52岁的陈伯强笑着。

月亮山古道是一条长约6公里的山路,一头连着岐岭村,另一头连着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旺甫镇红山村。这两个村庄地相近、言相通,人员流动、商贸往来频繁。可由于两村之间只有这条泥泞山路,交通不便。

月亮山古道泥路硬底化,陈伯强和乡亲们日思夜想。得益于粤桂共建省际睦邻廊道,乡亲们的期盼即将实现。

“母亲娘家在红山村,打小我就跟着她回红山村拜年祝寿、走亲访友。母亲用扁担箩筐,挑起米面油酒,我跟在后头,要在这条1米多宽的曲折小道上走3个多小时。山那边的亲戚过来,同样要翻山越岭。”陈伯强回忆。后来,陈伯强买了摩托车,但小道弯急坡陡,骑车拐来拐去,也十分危险。

不光是人员往来不便,岐岭村村民常常从旺甫镇购买猪苗鸡苗,再把农产品卖过去,物资运输也是一道难题。岐岭村没有“等靠要”,而是与红山村对接,号召两村村民筹集资金、投工投劳,共同把月亮山古道拓至3米多宽。

泥路拓宽后,陈伯强买回拖拉机用于运输。夫妻俩凭借勤劳的巧手,种植砂糖橘、养巴马香猪,一年纯收入15万多元。村里像他们这样勤劳致富的人家,也越来越多。

这条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山路,既是连心路,又是致富路。走亲戚、搞产业,样样离不开。近年来,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产业需求,乡亲们有了新期盼——让泥巴路升级成水泥路,彻底解决出行难。

“路面硬化不是一笔小开支,仅凭村里的力量是不够的。”岐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伟明也十分苦恼。

两省交界处,一些惠民措施的落实往往会陷入“等一等”的境地。然而,粤桂合作为这件事带来了转机:近年来,粤桂两地将合作领域拓宽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肇庆市提出打造“肇庆—梧州”“肇庆—贺州”等两条省际睦邻廊道。解决省际地区群众急难愁盼已成为重中之重。

根据肇庆市委部署,封开县“粤桂一家亲·省际睦邻廊道”相关工作启动,当地干部逐村调研、逐条推进。封开县委牵头,与相邻的广西4个县(区)党委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建立县镇村三级组织架构,整合人大、政协、公检法司、工青妇等多方资源,努力构建“和谐共富、睦邻廊道”新格局。

去年7月30日,两县人大常委会在封开县大洲镇共同举办“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代表“出题”,两县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接单”。

“一山阻隔,往来不便,两地群众想修一条水泥路,路通人和谐,路通乡村旺……”活动中,苍梧县人大代表、清水村党总支书记莫劲林提出进一步改善接壤地区交通条件的建议,将月亮山古道等两条跨省道路拓宽至6.5米,并立项硬底化为宽4.5米、厚度18厘米的水泥路。两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当场表示,优先安排项目和资金,解决这一难题。

这场活动得益于两县人大常委会签订的深化拓展合作交流协议,两县人大围绕平台联建、产业联手、道路联通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共设“粤桂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两地五级人大代表编组进站,利用熟悉各自地区群众的优势,收集群众心声,解决民生问题。

定了干,就干好。封开县交通运输局派出技术员来到岐岭村,勘察设计路线。来到月亮山古道的起点时,技术员黎石焕顿时傻眼了。“古道起点段的山路呈‘之’字形,弯度超过了最小平曲线半径的极限。”黎石焕说,“坡路又实在太陡,最起码60度。直接硬化路面,不符合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要求。”

为此,黎石焕找来黄伟明,提出更换起点和道路走向。为寻找合适的替代方案,此后半个月时间里,技术团队和村“两委”干部一道,沿着起点处的大山来回看。他们最终决定从山脚下修一条新路,替代古道前段1.8公里过于陡峭曲折的山路,在浊水山月亮顶,新路与古道相连。

根据与县交通运输局商定的方案,大洲镇需自行拓宽路基。对此,岐岭村村民主动扛下这一任务——

6户村民让出自家林地,用于修新路、扩老路;在村“两委”的倡议书下,村民共同筹资捐款1.72万元,用于拓宽地基;黄伟明找来一名朋友,借用他的两台挖土机帮助拓宽路基,村里只用负责挖土机油费等成本支出……

一起干,能干好。去年12月底,月亮山古道广东段的道路新建、拓宽顺利完工。预计在3月初,月亮山古道封开段的硬底化工作就将完成。广西苍梧段目前也已完成路面拓宽,下一步将实现硬底化。

“过去卖猪,要开着拖拉机在山路上颠簸,上下陡坡提心吊胆。一想到以后可以在平坦的道路上开小货车,心情就无比舒畅。”陈伯强兴奋地说,“路好走了,今年我们要进一步扩大销路。”

不只是月亮山古道,近年来,封开县与苍梧县等相邻地区建设开通了8条省际公路,共计22.72公里,切实解决了两地群众的出行难题。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