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e Dental(沪鸽)递表港交所,中金公司和DBS为联席保荐人。
沪鸽是中国国内厂商中领先的口腔材料公司之一,提供涵盖口腔临床类产品、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组合,适用于牙科核心专业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该公司的综合产品矩阵覆盖口腔医疗机构(包括口腔医院及诊所)和技工所的所有场景,有效满足包括修复科、种植科、牙体牙髓科、正畸科及儿牙科在内的客户多样化临床需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沪鸽是中国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亦为中国最大的口腔临床类材料制造商之一,在国内制造商中拥有最多CE标志或FDA批准的口腔临床类材料。
在中国,沪鸽为大量的口腔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并得到庞大的经销商及口腔技工所网络的支持。在海外市场,沪鸽的产品已获得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沪鸽的主要海外市场包括欧洲、美国及东南亚。公司在欧洲及美国市场均具有竞争力,同时更立志成为东南亚市场的领导者。
由于口腔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的口腔医疗器械市场庞大且快速增长。首先,高龋齿率为重要的驱动因素。2023年,中国受龋齿影响的人口达7.63亿,预计2023年至2030年将继续增长。广泛的治疗需求为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其次,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口腔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带动市场持续扩张。具有良好健康意识及经济能力的老年人是口腔医疗消费的重要驱动力。步入中年的年轻人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正成为新的消费主力。同时,中国口腔医疗消费仍较低。随着收入水平及消费能力的提高,中国人均口腔医疗消费持续增长。具体而言,口腔医疗服务在个人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且一般较其他类型消费更为优先。该等因素共同推动中国口腔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口腔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434亿元以8.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3年的607亿元,预计于2023年至2030年将以15.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于2030年达到1,667亿元。
全球口腔临床类材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91亿美元以2.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3年的213亿美元,预计于2023年至2030年将以10.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于2030年达到431亿美元。
中国口腔临床类材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55亿元以10.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3年的230亿元,预计于2023年至2030年将以15.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于2030年达到622亿元。
在全球及中国,口腔临床类材料市场一直主要由知名国外制造商领导,如3M、DentsplySirona、KurarayNoritakeDental、GCCorporation、Ivoclar、DMGDental及Kulzer。此主导地位主要归因于其先发优势及与其产品相关的技术壁垒。然而,近年来,中国的口腔材料企业纷纷崛起,通过研发成功克服该等技术障碍。凭借有竞争力的定价及有效的经销渠道,该等公司逐渐占据本地市场的重大份额。同时,该等公司亦逐步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向海外市场出口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并与成熟的外国竞争对手进行竞争。
在中国口腔临床类材料市场,HugeDental在国内品牌中名列前茅,紧随数家外国领先品牌。目前,HugeDental已成功开发出可与国外领先制造商生产的口腔临床类材料相媲美的产品,包括弹性体印模材料、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牙体黏接剂、黏固用树脂水门汀(双固化)、光固化复合树脂、流动树脂、氟化钠护齿剂及窝沟封闭牙釉质涂布树脂等。按中国的销量计,HugeDental在弹性体印模材料领域已超越国外知名制造商,在玻璃离子水门汀及树脂粘结剂领域亦正迅速缩窄差距。
校对:吕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