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车企纷纷布局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李嫒嫒2025-02-19 08:04

2月17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1月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增长49.1%。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驶上“快车道”。与此同时,今年多地正加速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车企也纷纷自建充电站,合力降低消费者补能焦虑。

保有量快速增长

自2019年以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快速增长,在2024年一跃突破1000万台,达到1281.8万台,而2023年仅为859.6万台。

2月17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1月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数据显示,1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9.5万台,同比增长49.5%。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18.1万台,同比增长222.5%,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21.4万台,同比增长2.9%。

中国充电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2月17日对记者表示,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9.5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为79.3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今年1月,中国充电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376万台。从2024年2月到今年1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8.1万台。私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今年1月,联盟成员内整车企业采样显示,约979.5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备了私人充电基础设施,其中随车配建的私人充电桩数量达到945.3万台。

目前,私人充电桩的保有量显著高于公共充电桩,但是从1月增量情况来看,公共充电桩建设的增速高于私人充电桩,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整体维持较高增长速度。

记者注意到,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性。1月,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四川、北京10个地区的公共充电桩建设数量占全国总量的67.9%。“这一数据反映出经济发达地区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分布的不均衡性。”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利好政策跟进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多地正加速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日前,北京市正式发布了《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发展行动计划》,《计划》明确,到2025年底,建成超级充电站1000座以上(超充桩2000个以上),形成城六区平均服务半径1公里的高质量超充服务网络。主流超充车型(800V电压平台)在超充桩平均一次充电时间可降至15分钟左右,高质量超充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到2035年,高质量超充站的超充桩平均一次充电时间可降至8分钟以内,显著提升充电服务品质,实现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捷,有效提升充电服务体系资源使用效率。

另外,河南省日前发布《2025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明确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建公共充电桩2万个以上,加快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最后一公里”问题。

与此同时,不少车企加码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

2月13日,小鹏汽车表示,1月小鹏超充站新增125座,截至今年1月底,小鹏自营充电站超2060座,小鹏充电桩超10750根。

蔚来汽车表示,截至2月7日,蔚来能源在全国建设换电站3107座,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964座,打通9纵9横14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充电桩达25436根。

此前,小米汽车携手新势力“蔚小理”开启充电网络合作。2024年12月25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小米汽车携手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开始充电网络合作,包括超1.4万根蔚来充电桩、超9000根小鹏充电桩、超6000根理想充电桩,入驻小米充电地图。

与此同时,支持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政策不断出台。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的通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以“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为重点,因地制宜布局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扩大高速公路充电网络覆盖范围并加强节假日充电服务保障,有效增加农村地区充电设施,逐步构建日益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