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免签政策实施,已经陆续接到来自北京、广州以及新加坡、泰国旅行社的电话,咨询旅游团路线定制以及旅行社合作模式,希望享受政策福利、在西双版纳旅游产业发展中‘分一杯羹’。”红土地文旅集团执行总裁、云南影响旅行社总经理华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国家移民管理局2月10日发布公告,即日起,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西双版纳免签政策。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10个东盟国家的旅游团(2人及以上),持普通护照经我国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可由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口岸、磨憨铁路口岸、磨憨公路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出境,活动范围为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行政区域,停留时间不超过6天。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2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多项措施服务该项新政策。西双版纳州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张钦在发布会上介绍,为通关便利,西双版纳州东盟国家免签旅游团信息申报系统2月11日上线,方便旅游团提前向文旅、公安、边检等部门申报入境团队和游客信息。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利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时值提出云南建成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10周年,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也开始实施,在此背景下,东盟国家旅游团可免签入境云南西双版纳,体现了中国的高水平自主开放,将深化中国与东盟的旅游合作,并进一步促进双方的经贸、投资往来。
西双版纳联享旅行社的导游杨英侠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免签政策为旅游业带来的商机是全方位的。东盟游客入境西双版纳,除了旅游也可能前来考察投资机遇,这有助于当地酒店、餐饮、娱乐等全链条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居民张健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来有合适契机,愿意前往西双版纳旅游和考察农产品贸易、投资存在的商机。同时,也期待有更多配套政策。比如,推出往返西双版纳与马来西亚的直飞航班,为双方往来交流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
免签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西双版纳州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144小时免签政策2024年7月25日获国务院批准同意,按照政策实施有关要求,经过前期紧张筹备,各项准备工作经国家移民管理局验收合格,2025年2月10日起正式实施。
据华涛观察,鉴于经济实力、历史渊源等因素,以往来西双版纳旅游的东盟游客中,新加坡游客比较青睐高端休闲度假和体验式旅游,报名研学类旅游的亲子团比较多;泰国游客偏爱寻根问祖、非遗民俗体验等风土人情。
杨英侠估计,此次免签政策带来的最直观的优惠是可以为每个游客节省200元~300元,同时也释放出中国欢迎东盟游客的信号。
“伴随免签政策落地,将进一步增强西双版纳对于东盟国家旅游团的吸引力,这对于酒店、旅行社等各个旅游环节的发展是利好消息。”在酒店行业工作9年的朱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希目前是西双版纳曼弄金湾麦客达温德姆酒店的总经理。她表示:“我们将抓住此次政策风口,对接市场行情,做好酒店前台小语种口语接待的培训。”
华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我们已经和西双版纳的一些院校达成共识,希望实现更多小语种人才输送与储备,这是旅行社服务好东盟游客的关键。此外,我们会针对东盟游客的需求推出更多定制化产品和服务。”
在免签政策落地之前,中老铁路的开通已经为西双版纳跨境旅游提供了便利。“坐动车从云南西双版纳到老挝琅勃拉邦,差不多五个小时,还是挺快的。”春节期间选择到西双版纳和老挝自由行的中国东北游客赵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中老铁路在老挝经停的琅勃拉邦、万荣和万象站都有中老双语标识,在磨丁火车站换汇方便,有的商铺提供中文服务,沟通起来很方便。
中老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抵老挝万象,2021年12月3日全线建成通车。开通运营后,西双版纳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西双版纳州文旅局副局长岩温龙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中老铁路的通车运营,使西双版纳成为云南省唯一拥有水、陆、空、铁立体口岸的州市。中老铁路的带动效应将持续释放,推动西双版纳“边境游”“跨境游”提质增效。
红土地文旅集团办公室主任彭宁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去年4月以来,集团旗下旅行社从西双版纳到老挝的旅游接待量持续激增。现阶段,在东盟国家中,老挝的旅游环境属于比较安全,这也是中国游客考虑的主要因素。
华涛指出,免签、中老铁路等政策、基础设施多方面的利好,预计将吸引更多投资商入局,推动西双版纳旅游业提质增效,当地市场针对东盟游客的各种新业态也将百花齐放。
为中国和东盟旅游合作搭建桥梁
春节历来是西双版纳旅游的旺季。随着新冠疫情结束,2023年春节期间西双版纳旅游强劲复苏。根据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州接待游客271.75万人次,同比增长554.51%。2024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州接待游客392万人次,同比增长8%;旅游总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27%。2025年春节假日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全州接待游客403.58万人次,旅游总花费50.43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2023年的市场行情是只要有空房就能接待到旅游团。此后,诸多投资商在当地陆续新开了很多酒店。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年末到2025年年初新开酒店30家左右,新增民宿床位2000多个。“由于新开酒店数量增速高于来西双版纳旅游的游客数量增速,我们酒店今年春节期间反而出现空房,通过携程等线上旅游平台的订单每天10间左右,低于去年的30多间,入住率从去年的104%降至97%。”朱希表示。
今年春节期间,来西双版纳旅游的游客自由行较多,其中自驾游的游客以成都、重庆、北京、上海、杭州、贵州和云南昆明居多,传统旅行社的接客流量相对不大。“春节期间酒店以及机票价格相对较贵,一些消费者选择更加理性的错峰出游,出行更加机动。相较报旅游团,现在的年轻游客更倾向于自由行,这样时间安排相对灵活。这部分群体通常通过小红书等渠道了解信息,更加偏爱网红打卡和人文类景点。”华涛说。
华涛所在旅行社今年主要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获得游客增量。相较旅行社传统的接客模式,线上渠道减少了批发商等中间环节,也是游客了解咨询和服务的更加主流的选择。华涛称:“我们今年春节前后通过旅行社的新媒体事业部从线上接待人数高峰在1800人~2000人/天。”
长期以来,西双版纳以其具有特色的自然风光和多元民族文化受到游客的青睐。西双版纳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被誉为镶嵌在中国西南边陲的“绿宝石”。全州拥有5000多种植物种类、2000多种动物种类,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该州多民族聚居,包括傣族、哈尼族、基诺族等13种世居民族和20余种外来民族。此外,西双版纳与老挝、缅甸接壤,毗邻泰国、越南、柬埔寨,拥有6个国家级口岸、10条边境通道,“一江连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从这里出境。区位优势为其开展边境旅游、跨境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加快建设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世界旅游名城。目前,西双版纳开通了直飞泰国清迈、老挝万象的国际航线和通达中国内地75个大中城市的航线。设立了西双版纳州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为境外来宾提供多元化支付服务。在各旅游景区增设了多语种标识牌和智能导览设施,通过智慧化、数字化等手段提升景区品质和服务水平。此外,该州正在加快打造“曼谷+清迈+西双版纳+琅勃拉邦+万象”等多国联动、双向环游的跨境旅游品牌。
根据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提供的数据,2024年,西双版纳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043.99万人次,同比增长13.44%;旅游总花费1058.09亿元,同比增长8.04%。2024年,西双版纳州接待海外旅游者31.95万人次,同比增长264.67%。其中,老挝、泰国和缅甸的游客量位居前三,分别达到19.51万人次、3.95万人次和1.56万人次。2024年,来自全球47个国家(地区)的5.15万名旅客经西双版纳航空口岸出入境,出入境人员同比增长183.09%。2024年,中老铁路西双版纳段发送旅客567.7万人次,同比增长12.4%;旅客到达532.8万人次,同比增长13.1%。
陈利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无论从地理位置、旅游资源还是基础设施开放度,西双版纳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都具有良好基础,对于深化中国与东盟的旅游合作起到示范与桥梁作用。未来,为充分释放免签等优惠政策带来的效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打造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建立更加成熟、方便的多国、多地旅游线路;二是持续优化包括指示牌标识、支付工具、翻译人才等在内的服务环境;三是积极拓展旅游的深度,提供深化商贸、投资合作的平台,推动国际旅游开放政策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