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再掀热潮,头部企业动作频频。近日,丸美生物和巨子生物在专利领域有了新进展,锦波生物等企业的海外布局加速推进,上美股份入局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业内人士认为,重组胶原蛋白赛道供需两旺,短期内护肤、医美领域商业化速度最快、盈利空间最为可观。中长期来看,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高景气为医美行业注入增长动力,医美行业渗透率提升、轻医美化率提升逻辑大概率延续,持续看好行业长期成长空间。
技术不断突破
天眼查显示,2月7日,丸美生物公布了一项发明专利,涉及含有胶原蛋白的化妆品、反胶束运载体在制备提高胶原蛋白皮内滞留量化妆品中的应用。2月14日,丸美生物再次公布一项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含有重组胶原蛋白的淡纹修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作为国内美妆行业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引领者,丸美生物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国标制订,全力推动重组胶原蛋白等创新技术应用,并推出了胜肽小红笔眼霜、胶原小金针精华等产品。“我们坚信科学改变世界、技术颠覆行业。我们制定了‘双百’研发战略,内部100名专职工程师加上外部超100名专家学者,共同推动创新,构建了‘产学医研检’五位一体的研发体系。”丸美生物董事长孙怀庆此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500多项,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00多项,参编且已发布实施国家/行业/团体标准50余项。
近日,巨子生物在Ⅳ型胶原蛋白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其独家专利——重组人Ⅳ型胶原蛋白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
华龙证券认为,巨子生物在重组人Ⅳ型胶原蛋白的研究领域早已进行了积极且全面的布局,此次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巨子生物全球重组胶原蛋白领导者的地位,更为未来重组人Ⅳ型胶原蛋白在皮肤科学以外领域的应用,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重组胶原蛋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也持续加快。1月17日,主营重组胶原蛋白的医药上市公司锦波生物宣布,旗下品牌ProtYouth的2款产品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此前,ProtYouth已有3款胶原蛋白原液产品获得FDA认证。同时,锦波生物近日发布了新品重源胶原七号,具备延缓肌肤衰老的功效。
开源证券认为,相关企业的产品相继获得国际认证,标志着“中国成分”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预示着国内医美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迎来新机遇。
受资本青睐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7年,我国重组胶原蛋白零售端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145亿元,2023年-2027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1.45%。
重组胶原蛋白作为新型材料,展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吸引众多企业纷纷加码布局。2024年12月,上美股份与聚源生物成立合资公司聚源上美生物。此次联手国内知名重组胶原蛋白企业,标志着作为国货美妆头部企业的上美股份正式入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
锦波生物2024年12月份公告,为全方位助力公司在合成生物领域拓展产业布局及海外业务发展,推动技术原始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拟与招商局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公司拟认缴出资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参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二期(有限合伙)的发起设立,成为服贸基金二期的有限合伙人。锦波生物称,本次投资是公司基于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探索,有助于公司在合成生物领域拓展产业布局及海外业务布局,为公司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重组胶原蛋白领域近年来投融资活动十分活跃。2024年,除多起单笔过亿的融资案例外,君合盟、湘雅生物连续完成两轮融资。
此外,2024年11月,作为重组胶原蛋白重要原料商的创健医疗正式在新三板挂牌;创健医疗于今年1月14日发布了《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及其进展公告》。
AI赋能
财信证券认为,重组胶原蛋白赛道供需两旺,短期内护肤、医美领域商业化速度最快、盈利空间最为可观。中长期来看,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高景气为医美行业注入增长动力,医美行业渗透率提升、轻医美化率提升逻辑大概率延续,持续看好行业长期成长空间。
在研发过程中,相关企业借助AI赋能加速研发进度。根据创健医疗发布的信息,公司的研发团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XVII型胶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深度剖析与优化。通过AI算法,研究人员成功识别并筛选出了蛋白质三螺旋结构中的高活性功能核心区并完成了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相关数据被收录于PDB数据库。
上美股份运营副总经理戴礼东近期介绍,2024年,上美在企业“六六战略”中提出“智能化生产领先”,并付诸实际行动——在奉贤工厂投资3亿元,打造了2万平方米的智慧工厂,把产能、品质、效率提到最高,人工成本降到最低。
戴礼东称,在智能化方面,上美的智慧工厂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手段运用其中,车间里面的所有设备、系统,均以工业互联网为依托,每班只需要60个工人去操作电脑看板,就能实时监测到设备的状态、进度、能耗等,保证流程最规范、质量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