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石油出口管道在俄泵站遭无人机袭击。
据新华社消息,里海管道集团公司(CPC)17日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位于俄罗斯南部的一个石油泵站17日遭无人机袭击。虽无人员伤亡和石油泄漏,但管道输油量有所下降。
消息显示,位于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克鲁泡特金石油泵站当天遭到7架无人机袭击。目前石油泵站已暂停运行,公司减少了通过石油管道的传输量。公司的所有股东,包括美国和欧洲方面代表,都已获悉无人机袭击情况。
里海管道集团公司的石油管道连接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港,全长超过1500公里,是哈萨克斯坦主要石油出口管道,输出量占全球石油日供应量的1%。哈萨克斯坦田吉兹油田出产的石油通过该公司管道输送到新罗西斯克港,在港口装船后运到国际市场。里海管道集团公司的股东包括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龙公司等。
美铜与伦铜价差出现历史性扩大
近期,美国关税预期持续扰动有色金属板块。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计划,还有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等。不少机构预期美国后续可能还将对进口精炼铜征税10%。
在上述关税预期背景下,有色金属板块尤其是铜出现巨震。上周五早些时候,海外美铜价格一度大幅走强,较伦铜升水一度高达1200美元/吨,创下历史新高。相关分析认为,美国对铜征收关税的担忧促使交易商和投资者购入美铜,并在伦铜市场上卖出。
不过,到了周五晚些时候,铜价出现大幅回落,主要是受美国1月零售数据大幅走弱影响,铜市场间价差也明显收敛。本周一,铜价延续弱势,沪铜主力合约CU2503日盘收跌1%,至77030元/吨。
“美国加征关税预期推动美铜在过去一段时间相对伦铜和沪铜显著走强,市场间价差扩大。而高价差促使更多的铜流向美国,并造成美国库存预期增加,美铜价格短期升势停止,带动铜板块整体回落。”五矿期货研究院分析师吴坤金表示,从中国市场角度看,由于元宵节后下游企业仍处于复工复产进程中,铜价回落有助于下游消费提升,并将为铜价带来较强支撑,同时出口窗口开启也将推动出口增加,随着时间推移,美铜与伦铜价差大概率回归。
如何看待关税影响?
“此前美铜较沪铜和伦铜涨幅更大,与美国加征进口关税吸引的套利资金有关。美国为精铜净进口国,对铜加征关税将提升其境内铜价成本。”中信建投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张维鑫表示,美铜与伦铜价差是关税溢价的表现。目前美国对华加征10%的关税落地,后期可能向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的关税,还要实施大规模“对等关税”。因此,美铜较伦铜形成了约10%的溢价。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铜价整体呈震荡偏弱走势,伦铜全年跌幅超过18%。今年,关税预期重回大众视野时,铜价表现却与2018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中粮期货有色金属研究员徐婉秋认为,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本次美国加征关税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涉及墨西哥、加拿大、中国、欧盟等。美国精炼铜进口主要来源地为智利、加拿大及墨西哥,2024年三地进口占比近90%,而中国及欧洲的占比相对较小。美国每年从墨西哥及加拿大进口精炼铜15万吨至20万吨,占美国精炼铜总进口量约20%。潜在的大范围关税政策限制了美国境内精炼铜的进口来源,抬升了进口成本,美铜与伦铜价差走扩正是计价了这一属性。
其次,宏观环境不一致。2018年,美国经济见顶,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拖累需求预期,宏观层面对铜价形成较大压力。当前美国经济仍具韧性,就业依然强劲,甚至存在“二次通胀”的可能。同时,中国经济维持复苏。宏观层面对铜价构成支撑。
最后,铜的基本面表现大相径庭。2018年铜矿供应过剩,TC处于历史高位,现货TC最高达95美元/吨,而需求端并未出现新兴领域,基本面难以支撑较高的铜价。看向当前,伴随铜矿供需缺口持续放大的预期,TC价格步入“负值时代”,需求端除新兴领域的持续拉动外,还有AI及数据化的潜在提振。
国投期货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肖静认为,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依旧很大。贸易流向的复杂性和关税的反制举措都将扰动市场,比如2023年美国自加拿大进口精炼铜占该国进口量的16%,但实际美国向加拿大反向出口铜精矿及粗铜。因此,海外投行对美国加征关税对有色金属价格的看法较难统一,关税政策可能带来通胀风险,也可能损及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速,金价表现成为重要的市场标杆。
“有色金属金融属性虽不及贵金属,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不断提升。”新湖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孙匡文表示,在自身基本面未出现极端变化的情况下,金属价格重心较大程度锚定于宏观因素。特朗普采取提高关税的贸易政策,必然带来全球市场供需错配的情况,推升终端消费成本,进而影响实际消费表现,这无疑对金属价格构成压力。
宏观政策方面,海通期货研究所有色金属研究员王云飞表示,今年国内政策可能加码,但大概率不会大幅改变市场供需结构。美联储当前以防风险为主,谨慎的降息难以对消费形成明显提振。因此,预计宏观政策对实际需求的提振有限,供需走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对金属价格或形成压力。
孙匡文认为,相对国外的不确定性,国内宏观政策相对明确,即释放更多政策工具以提振经济。对有色金属企业而言,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政策,适当调整经营策略,做好应对市场风险的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