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锂电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中伟股份(300919.SZ)脱颖而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自2013年收购海纳新材涉足新能源材料领域,到2014年正式成立,中伟股份聚焦三元前驱体与四氧化三钴。2020年,其三元前驱体市占率升至全球第一,并成功上市,此后一直稳居该领域全球首位。
从经营数据来看,中伟股份营收和盈利增长迅猛。2017—2023年,营收规模增长17.41倍,归母净利润增长114.17倍。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达301.63亿元,同比增长15.17%,归母净利润13.24亿元,且至少连续19个季度盈利。
中伟股份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构建了镍、钴、磷、钠系多材料生产体系。在镍系方面,其镍系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连续4年全球第一,2024年上半年镍、钴、磷、钠四系产品出货量超14万吨,镍系和钴系产品合计出货超12万吨,两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均为全球第一。公司在印尼建立四大原材料生产基地,镍资源在建及建成产能达19.5万金属吨,2024年上半年“镍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2%。钴系产品上,四氧化三钴市占率连续四年全球第一,自主研发的高电压产品进入高端供应链。同时,公司进军磷酸铁锂高端赛道,规划产能26万吨,加速顺应市场降本趋势。
在技术研发上,2017—2024年9月,中伟股份投入研发费用41亿元,研发人员超1600人,主持和参与93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拥有399项发明专利。其多项技术成果实现突破与应用,如镍系产品的三元前驱体单晶无钴技术、高镍技术等;钴系产品填补高电压技术行业空白;钠电材料研究也取得进展,NFPP前驱体系列产品量产。
为提升竞争力,中伟股份构建一体化版图,将产业模式升级为垂直一体化的2.0模式,实现从资源端到材料端的产业链贯通,镍自供比率预计2024年近50%。公司与多家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拓展前驱体制造产能,完善循环回收体系,打造绿色闭环电池循环经济。其产品覆盖多系材料,客户体系全球化、立体化,与特斯拉等众多知名企业合作紧密。
中伟股份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海外收入增长迅速,2017—2023年增长近66.16倍,2024年上半年达91.25亿元,占比45.43%。通过与海外伙伴合作,在韩国、摩洛哥、印尼等地推进项目建设,海外产能规划持续扩大。
在财务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中伟股份资产负债率为59.97%,资金储备143.85亿元,处于净现金状态,金融机构给予超1100亿元综合授信及担保额度,资本实力雄厚。
面对锂电产业的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以及国际政策挑战,中伟股份凭借“差异化的进击策略、前瞻性的一体化与国际化布局,稳健的财务结构及资本实力”,具备抵御产业周期变化的能力。公司坚持“新四化”战略,未来有望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持续开拓,打开新的增长空间。(CIS)
校对:杨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