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引起市场关注,除了其票房不断创出新高,并刷新国产电影多项纪录外,作为背后出品方之一的光线传媒股价亦连续大涨,农历蛇年以来短短8个交易日里股价翻了3倍多,最新市值超过1000亿元。
一些投资过影视股的老股民比较熟悉上述场景,但可能会心有余悸,因昔日不少爆款电影推动A股影视上市公司股价暴涨后,相关公司业绩和股价被打回原形的案例已不少,一些投资者在此过程中损失惨重。
梳理相关数据可以发现,2017年以来,国内爆款电影频出,历史上多部累计票房超过30亿元的国产电影中,多数是2017年以来上映,比如《战狼2》《你好,李焕英》《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3》《我不是药神》等,上述爆款电影背后常出现A股上市公司的影子。这些公司多是参与投资或出品发行等,股价在爆款电影上映之际往往也容易迎来一波大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战狼2》于2017年7月27日在起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背后参与投资的上市公司北京文化股价此后7个交易日最多累计上涨约六成。
不过,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在爆款电影推动股价短期大涨之后,相关公司股价后续往往跌回原形,甚至经历连续下跌。统计数据显示,在申万影视动漫制作行业目前15家上市公司中,有多达11家公司自2017年以来股价累计出现下跌,近半数公司期间累计跌幅超过五成。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一两部爆款电影难以从根本上支撑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成长,且不少公司出于控制风险的目的,参投比例不高,即便电影票房大卖,由于分成比例较低,也难以大幅改善公司业绩。
笔者认为,国内影视公司要摆脱业绩和股价剧烈波动的窘境,可以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内容创作。电影产业具有社会文化属性,近年国产电影在制作技术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但内容创作方面却仍存在明显短板,表现在优秀剧本相对缺乏,一些电影在故事情节上存在硬伤,难以引起观众在感情上的共鸣。
另一方面,相关影视上市公司需加强管理,理顺机制,提升持续输出优秀作品的能力,确保优秀影视作品不断档,有持续产生大规模营收的能力。
此外,电影产业也具有一定商品和消费属性,比较依赖大的经济和消费市场环境。从政府层面,也需要大力提振经济、提振消费,促进居民消费电影等文化产品。
校对:吕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