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友好”是此次招聘会新设的岗位专区,主会场中共有11家相关用人单位提供350个岗位。
“从去年就业相关数据来看,目前上海整体的就业形势还是非常好的。”在2月14日沪上举办的“乐业上海优+”行动——2025年上海市春季促进就业综合型大型招聘会(下称“招聘会”)上,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国良表示,“但我们同时也发现,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会趋于‘求稳’,或在遇到劳动强度大、工资又不高的情况下不愿意去,现阶段的就业市场存在略微错配的问题。”
第一财经了解到,此次招聘会是春节后首场综合性大型招聘会,共有超过1000家企业参加,提供超2.6万个招聘岗位,其中,主会场参会单位500家,提供超1.4万个招聘岗位,各辖区设分会场。
在主会场设立的12个专区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养老护理、家政服务“3+2重点行业”单位约120家占总参与企业的1/4,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占1/4。同时,本次招聘会主会场中可招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单位占比20.79%,可招残疾人的单位占比4.78%。
今年的招聘会和往年有哪些不同?周国良表示,“就业”和“产业”始终是高度且密切融合的。近年来,上海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快速发展,因此,研发、研究和技术相关岗位会比较集中,相对地,一些为智能设备提供配套的低端密集型企业的岗位需求量则逐年萎缩。
(图为此次招聘会上的“生育友好”岗位专区。任玉明/摄)
记者在现场获悉,“生育友好”是此次招聘会新设的岗位专区,主会场中共有11家相关用人单位提供350个岗位,如工会管理、产品设计、网络主播、外语翻译等;这些岗位主要针对孕期、产期、哺乳期等求职者,为她们提供人性化的就业场景(比如特殊工时等)和配套设施(如单独设立母婴室等)。
“生育友好岗位能为一些‘妈妈型’的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照顾婴儿的空间;这一方面体现了上海的城市温度,另一方面也能引导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来参与。”周国良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此次招聘会还延续了往年一些较为受欢迎的功能,包括人工智能(AI)就业体验,一对一职业咨询指导等。比如,“职”Show驿站区免费提供职业妆容打造、求职证件照拍摄、简历AI修改等职业形象打造的一条龙服务,AI模拟面试体验区则能还原真实面试场景,帮助求职者积累面试经验,提升应变、表达、思维等能力。
“事实上,求职者除了参与招聘会,还可以通过就业见习、求职能力训练营等来将自身的能力训练好。同时,针对劳动力市场的情况,用人单位等机构也需要针对迅速发展的新技术,不断完善好相关的培训体系。”周国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