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指出,人类在迎接未来的路上“还远未准备好”。
古特雷斯强调,人工智能正以科幻般的速度由虚构走向现实,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与互动方式,同时,在教育、医疗保健和农业等关键领域催生前所未有的突破,但与此同时,其潜在风险与责任也日益凸显。
为期两天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11日在法国首都巴黎闭幕,包括法国、中国、印度、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签署了《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美国和英国未签署该声明。
声明表示,本次峰会凸显了加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性,各方确认了一些主要优先事项,包括促进人工智能的可及性以减少数字鸿沟,确保人工智能开放、包容、透明、合乎道德、安全、可靠且值得信赖,鼓励有利于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部署,加强国际协调治理等。
声明说,为实现这些优先事项,相关方推出了大型公共利益人工智能平台和孵化器,以解决数字鸿沟问题;讨论了人工智能与能源相关问题,以促进对可持续人工智能系统的投资;认识到有必要通过建立观察站网络,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并利用人工智能提高生产力、促进技能发展和社会对话等。
古特雷斯指出,人工智能正为各领域带来变革性进展,但其技术力量目前仍掌握在少数公司和国家手中。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进程中可能被边缘化,人工智能能力的集中甚至有可能加剧全球地缘政治分歧,形成“有”与“无”的两极世界。他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确保人工智能能够弥合而非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加速可持续发展、促进公平共享。
古特雷斯强调联合国正在积极发挥包容、透明且有效的合作平台作用。他指出,在未来峰会上通过的《全球数字契约》已经为人工智能治理奠定了首个普遍协议基础,并提出成立独立的国际人工智能科学小组的建议。该小组将汇聚全球专业智慧,促进对人工智能风险与机遇的共同理解,缩小技术知识差距,推动全球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古特雷斯强调会员国达成共识的重要性,以在联合国内部建立全球对话机制,确保各国在人工智能未来的塑造中均拥有平等发言权。他呼吁发展中国家加大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力度,包括在技术传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前所未有的合作。他认为,建立全球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网络既是经济需求,也是道德责任,而当天启动的人工智能公益基金会便是这一愿景的重要体现。
古特雷斯强调,在强调技术进步的同时,不能忽视人工智能对环境的影响。他指出,人工智能电力密集型系统已对地球造成不可持续的压力,因此,研发低能耗算法和基础设施、优化智能电网等举措显得尤为关键。他呼吁全球共同努力,让人工智能在可持续能源基础上运行,为全人类的绿色未来提供助力。
古特雷斯在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谁来决定人工智能应解决哪些问题?谁最能从中受益?谁将承担其错误的代价?”他强调,这些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必须通过政府、技术界、学术界及慈善团体的共同参与来构建全球防护网,分享最佳实践,制定公平合理的政策和商业模式。
他说:“人工智能不会停滞不前,我们也不能停滞不前,让我们为全人类的人工智能而努力,为全人类而奋斗。换句话说,为未来做好准备——就从现在做起。”
本次峰会通过的声明指出,各方认识到,需要就人工智能治理进行包容性的多利益相关方对话与合作,需要在进一步加深信任和加强安全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