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业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券商参与。日前,上海证券、国联证券、渤海证券等多家券商在做市业务布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做市业务的发展空间正逐步打开。多家券商明确表示,将积极布局做市业务,挖掘境内外机构和客户的全方位需求,为各类投资者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优质做市服务。
积极申请相关做市业务资格
日前,证监会发布《关于核准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的批复》,核准上海证券上市证券做市交易(限于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资格,要求上海证券应当为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依法配备有关人员、业务设施、信息系统和经营场所。
此外,证监会还要求上海证券加强信息技术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建立有效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严格防范系统事故;加强对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的动态风险监测,确保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在公司预定的风险限额内开展等。
布局做市业务已成为券商差异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多家券商正在申请做市业务牌照,涉及北交所股票做市、上市证券做市、上市债券做市等。
1月17日,渤海证券申请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资格获得证监会反馈意见;1月13日,国联证券董事会通过相关议案,同意公司申请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上市债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2024年11月,长城证券披露称,拟申请北交所股票做市业务资格;2024年10月,红塔证券公告称,拟申报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资格。
根据证监会官网显示,2024年以来,还有光大证券、首创证券、开源证券等券商在申请上市证券做市业务资格时获得证监会反馈意见。
增强业务联动效应
做市是一种业务模式,指在各类市场中参与交易的投资撮合行为,买卖价差收益是做市商的主要收入来源。截至目前,券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场内外衍生品市场、新三板、科创板、公募REITs等业务中担任做市商。所以,除上述股票期权做市、上市证券做市业务之外,还有国债期货做市业务、商品期货做市业务、上市基金做市业务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做市业务有助于券商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增强业务之间的联动效应,提升长期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信达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舫朝表示,券商做市业务盈利主要来源于交易中介收入和库存收入,相较于传统方向性自营业务,非方向性的做市业务盈利稳定性更强,有助于自营收入质量提升。
针对做市业务,多家券商表示,将发挥业务优势,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东方证券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全面发力做市业务,不断创新服务,深化“全资产境内外机构销售交易平台”的发展战略,全面推动传统自营投资向销售交易转型。截至目前,东方证券已逐步形成全品种、境内外、多市场的做市业务格局,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各类排名长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招商证券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也提及了做市业务:“公司积极发展客需驱动业务,持续做大场内衍生品做市、证券做市等资本中介型交易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内部协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