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加税“损人不利己”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谭秀杰2025-02-12 15:45

美东时间2月1日,美国政府以“芬太尼危机”为由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然而,这一政策不仅难以解决芬太尼问题,还将对全球经济和美国自身经济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单边加征关税政策是一把“双刃剑”,短期内或许能为美国争取一定的谈判优势,但长期来看,其“损人不利己”的本质将逐渐显现。

一、对华加征关税不能解决美国芬太尼滥用问题

芬太尼滥用问题在美国国内已经成为一场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2021年美国因药物过量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其中芬太尼滥用是主要原因之一。芬太尼滥用根源在于美国医疗体系的缺陷、药品监管的漏洞以及社会心理问题。

美国将责任归咎于中国并以此为由对中国加征关税,是一种典型的“甩锅”行为。事实上,中国政府早已将芬太尼列为一类精神药物进行严格管控,并与国际社会合作打击芬太尼非法贸易。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并不能有效遏制芬太尼滥用问题。相反,这种单边主义行为只会加剧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削弱两国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的合作。

二、对美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美国加征关税直接导致中国商品价格上涨,最终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从而加剧通货膨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约翰逊曾评论:“如果提高进口商品价格,所有美国人的收入都会受到影响,对低收入群体影响更大。这是一种可怕的、愚蠢的、毫无意义的谈判策略,因为关税是对自己的消费者征税。”

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加征关税缩小贸易逆差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然而,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制造业空心化,加征关税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提高美国企业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进一步削弱竞争力。自美对华单边加征关税以来,美国贸易逆差并未减少,相反,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24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破纪录的1.21万亿美元。

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关税政策推动制造业回流。然而,高昂的关税成本和供应链中断的风险使得许多企业更倾向于将生产线转移至其他国家而非回流美国。英国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点评:“如果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不能指望制造业大规模回流美国;而如果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主要受益者将是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不是美国。”

三、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

美国加征关税还将扰乱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秩序,对全球经济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曾警告:美国加征关税引发的“大范围”贸易紧张,将导致2025年全球经济产出下降0.8%,2026年减少1.3%。

美国加征关税将扰乱全球供应链,迫使许多跨国企业重新调整供应链布局。企业为规避关税成本,不得不将生产线转移至其他国家,这种供应链的重构增加了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美方通过《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关税,将破坏以世贸组织为基础的国际贸易规则。各国为应对美国单边加税措施,加快贸易多元化步伐。例如,欧盟和日本正调整和加强与中国、拉丁美洲的贸易合作;英国重启与印度和海湾国家的贸易谈判,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四、结论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对华单边关税政策是一把“双刃剑”,短期内或许能为美国争取一定的谈判筹码,但长期来看,“损人不利己”的本质将逐渐显现。这一政策不仅未能解决芬太尼危机,还对全球经济和美国自身经济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作者: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 谭秀杰 )

校对:杨舒欣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