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催化持续 相关板块中期看好逻辑不改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吴玉华2025-02-12 09:33

近期,随着DeepSeek的爆火,AI行情深度演绎,从上游的算力到下游的应用,遍地开花。2月11日,AI行情有所分化,DeepSeek板块内并行科技涨逾20%,青云科技-U20%涨停,安恒信息跌逾11%,开普云跌逾8%。

分析人士认为,中期看好AI+投资主线的逻辑不变,短期投资者也需注意部分主题交易拥挤度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市场可能随时会迎来一定的震荡与结构轮动。

事件催化不断

近期,随着DeepSeek在全球火爆出圈,越来越多的企业宣布接入DeepSeek。

例如,近期,国泰君安表示,已完成DeepSeek-R1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并应用于“君弘灵犀”大模型中,赋能智能问答、智投服务、投教、行业研究、市场分析、合规风控等多个核心业务场景。国金证券表示,已完成DeepSeek-R1的本地化部署测试,应用于信息检索、文档处理、行业研究及市场研判等场景,并计划拓展至智能客服、风险管理、投资分析等领域。华福证券、兴业证券、中金财富等多家券商也宣布,已完成DeepSeek-V3和DeepSeek-R1的接入。2月10日,广发证券宣布其机构客户综合服务平台“广发智汇”正式上线DeepSeek客户服务模块。

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2025年春节通信业务相关情况,2025年春节期间,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利用AI开展创新服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均全面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实现在多场景、多产品中应用,针对热门的DeepSeek-R1模型提供专属算力方案和配套环境,助力国产大模型性能释放。

近期,吉利、极氪、岚图等多家汽车厂商宣布接入DeepSeek。微软、英伟达、亚马逊等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平台也均已宣布接入DeepSeek。2月10日,科大讯飞开放平台正式上线包括“满血版”DeepSeek-V3和DeepSeek-R1在内的DeepSeek全系大模型。2月11日,知乎宣布旗下AI搜索产品知乎直答接入“满血版”DeepSeek-R1。

中信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黄亚元表示,DeepSeek-V3及DeepSeek-R1大模型以其低成本、高性能、开源等特点引发全球关注,通过模型层面创新,在芯片受限与低算力投入的背景下,达到全球顶尖闭源模型的性能水平,属于生态级突破,有望带动国内AI全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其开源与低成本特性也有望赋能AI应用厂商,加速推动端侧AI落地。

此外,当地时间2月10日,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法国巴黎开幕,此次峰会将重点关注开源技术、清洁能源、在全球人工智能市场中缓解劳动力中断等议题。2月10日的峰会分为多场平行论坛等主题活动,分别聚焦人工智能在科技、生态、数据等领域可能达成的解决方案,同时探讨人工智能的相关制度规范建构。

板块持续活跃

在事件催化下,春节后,AI行情快速演绎,AI相关板块持续表现亮眼。截至2月11日,2月以来Wind DeepSeek指数累计上涨37%,Wind智谱AI指数累计上涨28.69%,Wind AI算力指数累计上涨20.26%。

DeepSeek板块中,2月以来并行科技累计涨逾190%,青云科技-U涨逾140%,每日互动涨逾110%,优刻得-W涨逾100%,首都在线涨逾70%,安恒信息、浙江东方、浙数文化、拓维信息、美格智能均累计涨逾60%。

表现活跃的DeepSeek概念股也受到资金的关注,Wind数据显示,2月5日-2月11日的5个交易日中,拓维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入21.40亿元,浙数文化主力资金净流入5.33亿元,首都在线、青云科技-U、美格智能主力资金均净流入超1亿元。

AI相关板块连续大涨之下,分化不可避免,2月11日,DeepSeek板块冲高回落,Wind DeepSeek指数上涨0.46%,盘中一度上涨4%,板块内并行科技涨逾20%,盘中一度30%涨停,青云科技-U20%涨停,浙江东方、浙数文化、美格智能、居然智家、拓维信息等涨停,每日互动涨逾8%,盘中一度涨停,安恒信息跌逾11%,开普云跌逾8%,卓创资讯跌逾7%,三六零跌逾6%。

对于AI行情,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表示,对AI+投资主线中期看好逻辑判断不变,短期投资者也需注意部分主题交易拥挤度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操作上不宜盲目追高,市场可能随时会迎来一定的震荡与结构轮动,可以积极关注其他政策受益方向,核心龙头公司可逢调整积极布局。

“当前人工智能板块的估值扩张存在一定抢跑的迹象。”民生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牟一凌认为,无论是A股还是美股,从过去20年来看,信息技术相关行业市值占比具有向资本开支占比回归的趋势。当前,A股TMT板块和美股信息技术板块的市值占比,相对其资本开支占比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抢跑。与此同时,AI板块估值扩张空间可能面临当前估值溢价较高的制约: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当前A股人工智能板块可能更类似于曾经的消费电子,在产业浪潮开始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估值溢价;从历史经验来看,若已提前获得了估值溢价,那在产业浪潮真正到来后,估值抬升的幅度相对来说会更低一些。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