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A股主要指数多日飘红,多数公募基金实现浮盈。
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2月5日以来,截至2月10日,全市场的公募基金(仅统计主代码,下同)中有1.1万余只产品实现浮盈,占全部公募基金数量的九成以上。
具体来看,权益类产品表现较为突出,全市场有4900余只权益类产品实现浮盈,占全部公募基金数量的88.29%,合计平均浮盈3.20%。其中,更有190只基金浮盈超10%。
此外,有多只科技主题基金表现突出。在浮盈居前的产品中,有6只科技相关主题基金的浮盈超15%。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表示,这些前沿科技概念的兴起推动了相关概念股的强劲表现,进而引发了科技板块的整体上涨。
事实上,科技板块长期以来一直是众多基金经理的重点关注领域。代景霞表示,不少基金在此前已有前瞻性的跟踪,因此在市场机遇来临时,能够迅速且有效地捕捉到这些投资机会。
同时,年初作为投资者资金配置的关键时点,部分投资者看好权益市场的长期潜力,更愿意将中长期资金配置于权益类产品中。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也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随着中长期资金的持续入市,权益市场有望迎来更加稳健和长远的发展。”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陈宇恒向记者表示。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卜益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春节后权益基金普遍实现浮盈,主要原因包括市场环境改善、政策支持以及AI热潮的推动。
展望后市,富荣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郎骋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短期宽裕的流动性和乐观的政策预期仍是市场的主要支撑。
具体而言,郎骋成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影响资产价值或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将出现小幅但积极的改善。这种改善可能来源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行业需求的恢复、政策环境的优化或生产效率的提高等。这种改善将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