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围绕提升消费能力、深挖消费潜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等多方面作出部署。
会议指出,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要切实转变观念,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要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提升消费能力。要聚焦牵动性强、增长空间大的消费领域,深挖消费潜力。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支持便民服务消费,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推动冰雪消费,发展入境消费。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健康消费等,持续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要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促消费政策兼具精准性与前瞻性,既聚焦短期热点激活市场,又通过收入提升、环境优化等长效机制夯实基础。随着各项举措加速落地,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有望持续增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分析指出,此次国常会提出的措施很全面且务实,对提振消费有切实的促进作用。
“会议提出了服务消费提质惠民的举措,还特别强调了多个细分服务消费领域,目前来看这些领域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推动其发展有助于让消费增长与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相统一,进一步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此外,人工智能与消费的结合,不仅可以优化提升居民消费体验,还有望进一步挖掘新兴数字技术推动的新型消费场景。”付一夫说。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常会的促消费措施精准落实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提振消费作为2025年的头等大事。新型消费场景和业态,如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等正在通过国常会举措得以进一步发展,预计后续会有具体落地措施。
“从近期消费市场来看,以旧换新、发放消费券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节前消费券扩大到智能设备,推动了3000元至6000元价位手机的热销,春节期间文旅市场也呈现繁荣景象。这些消费热点的出现,为促消费提供了有力抓手。同时,提高居民收入是提振消费的根本,预计2025年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减税降费等方面会有相应财政政策落地,夯实消费市场发展基础。会议提到的入境消费也是重要关注点,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扩大,入境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通过提供便利化措施,既能促进消费,又能增进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刘春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