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国资委内设机构调整!
2月10日,上海市国资委召开机构改革工作动员部署会。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表示,此次机构改革以监管理念、架构和方式的调整实现“三个转变”,推动上海市国资委真正成为国有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三个转变”分别为从行为监管向“行为监管和对象监管并重”的矩阵式监管转变;从分散式、多中心监管向“流程驱动”的协同式、一体化监管转变;从被动型、约束性监管向“监管与服务并重”的主动型、赋能型监管转变。
2024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收3.5万亿元、利润总额2693.5亿元、归母净利润1866.2亿元,资产总额首次突破30万亿元,年末9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8.5%。
根据今年1月上海市国资委印发的《上海市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2025年,上海国资国企将锚定稳增长关键核心指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一高一控四提升”,即利润总额增速高于上海全市GDP增速,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业人员人均利润额、营业收现率同比提升;纳统指标为上海全市做出积极贡献,在沪工业产值、金融业加权平均指标、在沪建筑业产值等重点行业指标增速力争高于上海全市平均。
强化三大处室的协调运转
国资监管改革历来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日前,上海市委编委正式批复了上海市国资委内设机构调整方案。
尽管该调整方案并未公开,但《上海市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中提到“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自身改革”时透露,调整上海市国资委机关内设处室职能,强化产业处室、业务处室、综合处室的协调运转,加强改革发展与风险预警、分类监管、审计监督等重点监管手段的衔接,打造“行为监管”和“对象监管”协同贯通的矩阵式监管机构。
贺青在动员部署会上表示,上海市国资委要全力打造新型国资监管机构,发挥产业处室“敏捷前台”、业务处室“高效中台”、综合处室“集约后台”作用,突出专业分工,全面厘清权责边界;突出流程驱动,强化高效协同运转;突出能力建设,着力实现人岗适配。
贺青强调,上海市国资委要做到平稳切换、有序过渡,高质量完成此次机关机构改革各项任务,以上海国资监管的新形象、新面貌,开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深化国企工资决定机制改革
在切实提升国资监管针对性有效性方面,《上海市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还提出,上海国资国企要强化主责主业管理,修订监管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优化监管企业主责主业目录,细化形成主业二级目录。形成常态化主业发展情况监管机制。统筹企业功能定位和行业普遍标准,形成分类分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开展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和城市保障类企业成本绩效管理。
同时完善上海国资国企考核评价和收入分配体系,包括优化“一企一策”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加强视同于利润和单列政策的应用。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理顺企业内部分配关系。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薪酬、津贴补贴等,完善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等。
在狠抓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方面,《上海市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开展11类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推行风险预警2.0系统并强化结果运用。推动监管从控股企业向参股企业延伸,从一级企业向重点子企业穿透。
“积极参与地方国资立法,制定上海市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上海市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透露,2025年,上海将统筹国资监管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配合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修订上海产权交易场所管理办法,指导产权市场完善国有资产交易规则。上线无形资产估值信息系统,开展监管企业不动产、基金等要素资源价值分析。
推动平台公司加强上市公司资本运营
2025年,上海还将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其中,优化资本布局方面,《上海市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透露,发挥三家平台公司战略性持股股东功能,积极有效参与持股企业公司治理。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全面提升平台公司核心功能,推动平台公司加强上市公司资本运营、市值管理和存量资产盘活运作。支持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重组。持续开展上市公司价值管理绩效水平评价。
同时,上海市国资委2025年还将修订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引导国有资本“投早投长、投小投大、投硬科技”。规范管理、高效运营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推进龙头企业设立CVC并购基金。完善国资基金矩阵,做强天使基金弱项,补齐S基金短板,填补美元基金空缺。推动监管企业落实基金管理办法、基金考核评价及尽职免责指引试行办法等。
调整产业布局方面,上海市国资委2025年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组建智能算力、自驾服务、人形机器人等一批战新平台,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监管企业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产业加快投资布局和技术攻关。前瞻性布局光子芯片与器件、氢能与储能、多媒体卫星、基因与细胞治疗等未来产业等。
完善企业布局方面,上海市国资委2025年将推动重点企业落实改革创新方案。具体包括打造新型资管服务平台,培育信用评级机构;推进金控公司和个人征信公司申设;推进市属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建设一流投资银行;推动检验检测、软件信息、燃气等领域重组整合,优化同类业务资源配置等。
同时,上海市国资委还将加快已启动重组整合的企业在业务、人才、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融合。继续开展企业管理层级压缩,力争将上海市国资委系统四级次企业数量占比压减至4%以内,有序合理压缩产权层级。加大亏损治理和“两非两资”清退力度,实现亏损企业户数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期间下降30%目标。
校对: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