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公告引发股价崩盘。
今日港股开盘后,黑芝麻智能股价突然闪崩,盘中一度暴跌跌超50%。消息面上,黑芝麻智能早间发布公告澄清与比亚迪等合作关系无重大变动。此前有消息称,比亚迪已采用黑芝麻智能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导致其股价一度大幅飙涨。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将于今日19:30在深圳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重点推介“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在市场看来,“天神之眼”系统的发布,有可能成为智驾平权的起点。2025年,有可能成为比亚迪将技术成果进一步转化的关键一年。
有业内人士表示,智驾是AI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比亚迪全面智驾加速智驾的下沉和普及,并且DeepSeek大幅降低了算力的门槛,也包括智驾芯片的门槛,加速智驾芯片的国产化替代,两方面都将促进国产智驾的发展。
突然暴跌
今日港股开盘后,黑芝麻智能(02533.HK)股价一度跌超50%,随后跌幅有所收窄,不过跌幅依然较大。午后开盘后,黑芝麻智能跌幅仍在35%左右。
消息面上,黑芝麻智能早间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注意到本公司股份于2月7日的价格及交易量出现不寻常波动。近期有部分媒体报道称公司产品用于比亚迪的汽车,对此,董事会谨此澄清,集团与中国领先的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包括但不限于比亚迪)有长期合作关系,此乃本集团的日常及一般业务过程。截至本公告日期,有关该合作概无任何重大变动须根据上市规则予以披露。
这一澄清公告发布前,有市场消息称,比亚迪已采用黑芝麻智能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搭载车型为比亚迪旗下的腾势品牌。
受此影响,2月6日(上周四),黑芝麻智能港股股价大涨12.35%,2月7日,黑芝麻智能尾盘一度暴涨55.5%,盘中创出历史新高,截至当日收盘,涨幅达37.59%,总市值一度飙升至221亿港元。
对此,黑芝麻智能方面彼时回应称:“黑芝麻智能的芯片已被比亚迪采用,并已实现量产出货,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那么,黑芝麻智能与比亚迪之间的合作究竟如何呢?
官网资料显示,黑芝麻智能成立于2016年,是领先的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及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相继推出用于自动驾驶的华山系列高算力芯片、武当系列跨域计算芯片,以满足对智能汽车先进功能的更多元化及复杂需求。2024年8月8日,黑芝麻智能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被市场称为“智能汽车AI芯片第一股”。
从黑芝麻智能的澄清公告可以看出,公司与比亚迪之间的合作似乎并没有市场传言的那么“神秘”。
公告中明确表示,集团与中国领先的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包括但不限于比亚迪)有长期合作关系,这是本集团的日常及一般业务过程。这一表述或许意味着,黑芝麻智能与比亚迪之间的合作并非近期才开始,而是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二者之间的合作并没有出现市场传言的重大变动。
比亚迪即将发布
那么,市场为何对这一消息如此敏感?
分析认为,这主要与比亚迪即将召开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有关。据悉,比亚迪将于2月10日19:30在深圳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重点推介“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
这一系统作为比亚迪在智能化方面的最新成果,无疑将吸引大量市场和投资者的关注。受此影响,比亚迪股价亦大幅飙涨,上周其A股股价累计涨幅超19%。
在市场看来,“天神之眼”系统的发布,有可能成为智驾平权的起点。2025 年,有可能成为比亚迪将技术成果进一步转化的关键一年。如果黑芝麻智能的芯片能够应用于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那么这将是对黑芝麻智能产品实力和市场地位的极大认可。
国联证券认为,智驾平权助力公司智驾水平加速向上,同时带来核心零部件需求放量,产业链核心公司受益。
来自产业链的消息显示,比亚迪2025年的目标是,产销总量中60%以上的车型都将搭载高速NOA及以上的智驾技术,按500万辆的产销目标推算,意味着比亚迪将在今年带来超300万台搭载智驾能力的新能源车。
业内人士表示,智驾是AI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比亚迪全面智驾加速智驾的下沉和普及,并且DeepSeek大幅降低了算力的门槛,也包括智驾芯片的门槛,加速智驾芯片的国产化替代,两方面都将促进国产智驾的发展。
华福证券表示,当前国产车型智驾芯片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及供应链安全考虑,国产智驾芯片有望实现渗透率快速提升。更高阶智驾车型较辅助驾驶车型带来激光雷达增量和摄像头数量提升。硬件的升级及算力等的优化有望助推自动驾驶成为最先落地的AGI应用,2025年产业链有望迎来爆发。
华创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目前在中国市场,硬件成本相对较低的高速NOA,标配车型的价位已经进入10万元区间,城区NOA标配车型价格则刚刚进入20万元区间。目前城市NOA系统单车成本仍高于8000元,制约20万元以下主力市场渗透。但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和模型压缩、蒸馏等技术,大幅降低了单位算力需求。运用DeepSeek及其优化技术有望将城市NOA硬件成本压至3000元级,触发10万—15万元车型标配潮。
责编:战术恒
校对:苏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