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策略:中国科技类资产价值正被全球投资者重估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晓辉2025-02-10 08:52

中信证券指出,由技术变革驱动的春季躁动行情明显加速,交易风格和结构愈发极致,后续行情分化不可避免。中国科技类资产价值正在被全球投资者重估,中美估值差有望收敛。预计本轮行情仍将继续演绎,结构的分化和行情的节奏将更为关键,当前建议强化以端侧AI为核心的产业逻辑突出板块,后续转向非美出海+红利的杠铃策略。节后首周市场成交量持续放大,春季躁动加速明显,抢筹指标和活跃私募仓位处于高位,外资的流出和部分公募产品的赎回边际改善。在配置上,预计以AI产业链为核心的科技行情还会演绎,当前建议以产业逻辑为核心,关注景气度确定性高的端侧AI板块;预计后续低波动风格将逐步体现出超额收益,建议突出非美出海主题+消费类和垄断类红利的杠铃策略。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春节后国内AI和机器人行情快速演绎,成长相对价值的赚钱效应仍处于历史中位以下,国内AI和机器人相关行业的赚钱效应扩散、浮盈指标较历史高位仍有距离。短期,产业趋势主题行情尚未演绎至低性价比区域,强动量仍有一定延续性。强调两个中长期判断:2025上半年宏观和市场环境仍有利于主题行情的演绎,小盘成长风格占优不变,主要的投资机会仍来自主题活跃,产业趋势主题值得持续内部挖潜。长期来看,国内AI和机器人拥有成为牛市核心产业趋势级别的潜力。春季继续看好主题占优,国内AI算力和应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都可能有新一轮创新高行情。一季报期,可关注供需格局改善有望率先验证的方向,如动力电池、创新药和CXO;以及长期破净公司市值管理方案集中公布带来的回购注销、并购主题。

民生证券指出,市场回暖的背后,是投资者对AI能够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这一宏观叙事的希冀。由于过高的估值溢价,继续投资这一领域未必是最优的解。AI是当前的焦点,但并不是投资上的唯一答案:如果AI成为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的假设为真,那么随着AI带动经济预期的修复,非AI行业的整体估值过低反而将同样具有弹性;若AI发展最终不及预期,全球视角下债务问题将再次推升实物资产价格。基于上述讨论,建议关注全球定价资源品,兼顾需求和实物资产两大属性,优先推荐铜、黄金、铝、油、煤炭;前期定价相对偏低的国内部分顺周期领域修复可以期待,包括钢铁(特材),设备(运输设备、工程机械)、农用化工、化学制品、交通运输,以及新能源产业链等;继续关注低估值+红利属性的银行板块;以及AI板块内部高低切换,比如此前涨幅较小的AI办公、AI自动驾驶方向。

校对:王蔚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