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网志中表示,已于2月7日向本地银行发出通函,确认将于2月28日正式启动总额度1000亿元的香港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并邀请银行表达意愿及提出所需额度。
这是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六项深化香港与内地金融合作的新举措之一。
贸易融资的发展机遇
据余伟文解释,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由于运输需时等原因,难以做到货银即时两讫。为了降低卖方付货后买方欠款的风险,银行可以发出信用证,向卖方提供付款担保,减低卖方收不到货款的风险。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卖方以记账方式出售货物后,可以将应收款项售予银行,及早取得流动资金,然后由银行在应收款到期日向买方收取货款。
余伟文认为,银行提供贸易融资,是促进国际贸易和跨境资金流动的重要服务。香港是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贸易融资一向是银行的主要服务之一,以最新2024年11月底数据为例,港银提供的贸易融资贷款余额为3540亿港元,如果计入与之相关的承兑汇票及票据,总额更达到5050亿港元,当中大部分(约85%)以外币结算。
据了解,近年来,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渐成风气,根据SWIFT数据,2024年12月人民币在国际贸易融资占比为6%,居各种货币的第三位;内地对外货物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比例由2020年的15%上升至2024年的接近30%。这固然是多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努力的成果,也反映了内地企业顺应全球供应链变化而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的趋势。
与此同时,近期人民币利率低于其他主要货币利率,企业有更大的诱因进行人民币融资,去年前三季香港人民币债券发行量7768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5%;2024年底人民币贷款余额为7240亿元,按年增长64%。
余伟文称,离岸市场对人民币融资的需求增长强劲,而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这是香港金融机构必须把握的发展机遇。
推动离岸人民币贸易融资
在强调了香港银行的新机遇后,余伟文也透露,香港银行有很强的意愿去提供人民币融资。然而,目前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和市场结构仍存在一些掣肘:一是资金池的増长未足以满足需求;二是人民币供应的稳定性有待提高,特别是一些人民币存款基础不强的银行;三是离岸人民币利率普遍高于在岸,对于一些可选择通过在岸或离岸进行融资的企业,香港的融资成本有欠竞争力。
香港金管局在经过与市场的沟通和深入的研究后认为,有需要为银行提供较长期、较稳定、较低成本的人民币流动性,支持对企业的融资,而当中贸易融资因其配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和支持供应链转型,是最为突出的优先类别。
经过与人民银行磋商并得到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决定运用金管局与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协议,推出金管局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支持银行向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
据余伟文透露,本次这安排的要点如下:
1.整项安排的总额度为1000亿元人民币,是香港人民币资金池的10%左右,具备相当的规模。
2.银行可借取资金的期限为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相对于金管局目前针对人民币短期流动性、最长七天的安排,很大程度地保障了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也基本上足以涵盖大部分贸易融资所需的期限。
3.银行向金管局支付的利息按照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加0.25%,一方面保持利率的市场化成分,另一方面,由于在岸利率一般低于离岸利率且较为稳定,可以为银行提供较稳定和较低成本的资金,进而有利于企业以较低的贷款利率取得贸易融资。
4.为了让更多的在港银行可以参与这项安排,我们会按照银行的业务需求和计划,分阶段分发配额予参与银行。
5.银行提供贸易融资的对象不限于本港企业,也可以向海外企业贷款,借此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地位。
6.银行有责任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确保从该安排所获取的资金用于贸易融资。
按照计划,在未来两、三周,香港金管局会与银行保持密切联系,让他们全面了解该安排的各种操作细节并做好准备工作,在2月28日正式启动。在确保安排顺利落地之余,金管局会密切审视落实情况并听取市场的反馈。
校对:吕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