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笔者走进山东省沂源县中庄镇、鲁村镇等地,发现新能源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房屋屋顶上,一排排整齐的光伏电板在冬日阳光下熠熠生辉;乡间公路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悄然矗立,为公共汽车提供绿色动力。新能源的应用,正以崭新的方式,为乡村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中庄镇位于沂源县南部,以种植“沂源红”苹果闻名。临近春节,果树进入休眠期,但中庄镇并未因农作物的冬歇而停滞发展,新能源的引入正在为乡村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2月1日上午,阳光明媚,笔者来到中庄镇远扬村,阳光下,村民屋顶上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电板正闪闪发光。这是由上级扶贫项目出资建设的光伏发电工程,该工程覆盖富泉村、远扬村、杓峪村三个村落,总投资150万元,通过租赁村民的闲置屋顶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以发电获益,实现乡村创收。
远扬村地势高、光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自然环境的优势为光伏发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项目于去年11月完工,据测算,仅远扬村一地,即可每年为村集体增加7万元左右的收入。此外,村民将自己的空闲屋顶出租,也可获得3000元左右的年租金。
笔者了解到,项目建设完成后,平时的维护修缮由专业光伏公司负责,项目所选用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组可持续使用25年,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增收效果。尤其对于以果业为主的农村,更是填补了冬季的增收空白。“项目在一个村子的投资是50万元,村集体每年扣除租金后平均至少能有6万元的收入,投资每年的回报率在10%以上,还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平时也不需要村里再投入人力物力去维护,一年四季都能发电挣钱。”远扬村党支部书记田玉庆告诉笔者。
据田玉庆介绍,项目带来的村集体收入将用于村内生产路修建,基础设施提升,民生综合体长者食堂运营等公益事业,从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并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
除了经济效益,光伏发电的环保价值也不容小觑。据测算,该项目每年可减少约54.26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大量二氧化硫及烟尘排放,为乡村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支持。
新能源的使用不仅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也为村民的日常出行方式提供了新选择。
大年初六,笔者来到沂源县三黄沟村走访调研。正值中午时分,一辆往返于县城与徐家庄村的电动公交车正在新能源充电桩停车区内补充电源。这片停车区共设有10个新能源充电桩,专门为15辆电动公交车提供充电服务。由于部分公交车可在县城补电,这里完全能够满足专线公交的充电需求。
“我们这些司机基本都住在附近村镇,充电桩离家很近,下班后直接把车停在这里充电,非常方便。”正在充电的公交车司机任师傅说道。
作为一名驾龄四十余年、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任师傅对新能源公交的使用体验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在充电桩分布广,充电很方便,续航能力也很好。像我们这条专线,晚上充满电,白天跑200公里没问题。冬天耗电多一点,中午就会到这来补电。”
随着充电桩的普及和电动公交的推广,村民的出行方式也更为环保和经济,新能源正在不知不觉间融入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
据了解,沂源县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实施公共充电设施扩容工程,预计建设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100个以上。未来,新能源汽车在县城及乡镇的使用将更加便利,更加普及。
新能源正逐步走进乡村的千家万户,将推动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也与乡村扶贫紧密结合,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力。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