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谭楚丹
券商设立资管子公司又添新例。
2月5日,国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国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资管”)在1月27日领取了《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这意味着,国信资管的正式开业已是面纱待揭。
据悉,从2022年9月向证监会递交材料至今,国信证券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历时两年多。
近日,国信证券副总裁、国信资管董事长成飞表示:“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空间足够大,前景非常好,不同的资产管理机构走出自己的道路,可以在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得很好。”他强调,券商资管的天然初心应是绝对收益,要回归本源,真正做到帮客户挣钱。
下一步:开业
在获得证监会核准批文一年之后,国信证券资管子公司的设立迎来了关键性进展。
根据2月5日国信证券发布的公告,国信资管已在1月领取了《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证券期货业务范围为“证券资产管理”。也就是说,该资管子公司的筹建情况已经获得地方证监局验收通过,正式开业指日可待。
早在2022年9月,国信证券就向证监会递交了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的申请。半年后的2023年3月,该申请获得正式受理。不久,国信证券收到监管层的反馈意见。2023年11月,证监会下发《关于核准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的批复》。
根据相关规定,批文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国信证券要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和国信资管的工商设立登记工作。国信证券、国信资管要在自换领或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向证监会申请换发或申请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2024年4月,国信资管完成工商登记手续办理,并领取了营业执照。9个月之后,国信资管也终于领到了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
资管板块业绩增长显著
公开资料显示,国信资管注册地为广东省深圳市,初始注册资本10亿元。国信资管董事长由国信证券副总裁成飞担任,总经理为方强。方强系2024年11月新聘任,此前为国盛证券副总裁,同时也是国盛证券资管子公司副董事长,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近年来,国信证券资管板块的业绩增长十分明显。2023年,公司资管手续费净收入4.96亿元,增长54%。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国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6.34亿元,在43家上市券商中排名第13;收入规模同比大增81.62%,增幅排名第5。
据国信证券相关人士介绍,2024年以来,国信证券资管业务在做好传统固收等优势策略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推出了衍生品等产品,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去年下半年,国信证券资管业务重点布局主观多头、固收+、指数增强等含权类策略,以追求绝对收益为核心,力求打造“赚钱效应”更强的含权产品线。
真正做到帮客户挣钱
随着“一参一控一牌”政策落地,证券行业也积极布局公募业务,谋求公募业务牌照。其中,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并进一步申请公募牌照,成为证券行业的主流方式。
2024年,证券公司持续聚焦公募化转型,全行业获得公募业务牌照的证券公司或资管子公司达到14家,排队申请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子公司则有4家。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国信证券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后,未来会积极研究公募基金牌照的申请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从监管审核的节奏来看,券商资管的公募牌照准入正在趋严放缓。公开信息显示,自2023年11月中下旬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未见券商资管子公司拿到公募牌照的案例。
尽管前期已有多家券商资管积极申请公募牌照,试图切入新的业务赛道,分享公募基金行业的红利,不过截至目前,券商资管拿到新牌照后,其公募业务的发展依然与市场预期有所差距。
2024年11月,在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4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暨2024中国证券业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成飞表示,海外成熟资管机构百花齐放,未来国内资管机构也不是只有公募业务一条路可走。中国资管市场足够大,相信各类资管机构只要走出有各自特色的路线,一样可以脱颖而出。
在他看来,券商资管要回归本源,真正做到帮客户挣钱,才是长远发展生存之本。“我们的客户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得益于我们在投资上只做自己能力圈的事,在客户方面聚焦高净值,在产品上坚持扬长避短。正是基于这样的坚持,所以我们从2023年开始就一直是小集合产品发行数量最多的券商,业务发展不错,坚守初心的回报也显著。”成飞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