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分论坛上,广东证监局副局长黄王侯表示,为进一步推动广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建议地方政府坚持质量优先,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建议金融机构完善直接融资服务体系,深耕地方经济产业;还有建议企业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加快实施产业并购重组,提高投资者回报等。
2025年1月12日,广东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为广东省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施工蓝图”和“行动指南”。
“广东资本市场发育早,市场规模大、服务体系全、发展基础稳、开放程度高。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直接融资规模、上市公司家数、机构数量、对外开放等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黄王侯说道。
黄王侯指出,特别近十年来,广东资本市场发展再上新台阶,广东各类企业十年累计在境内资本市场融资8.86万亿元;新增上市公司529家,其中437家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82.6%;新增证券基金期货公司19家;共有840家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占比高达96%,分红总额1.8万亿元,为下一步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黄王侯表示,《若干措施》为广东省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施工蓝图”和“行动指南”,主要有四个“突出”体现。
一是突出体系建设。资本市场作为金融枢纽,是一个内涵丰富、机理复杂的生态体系,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必须统筹各类市场主体、各类平台、各类产品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建立“股、债、基、期、指”联动的多层次支撑体系,加快深交所、广期所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重点平台建设,充分用好私募股权基金、耐心资本作用,发挥好市场功能,服务全过程创新。
二是突出质量提升。上市公司、证券金融机构等主体是市场的基石,公司质量是市场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若干措施》提出把好上市入口关,完善科技创新股权融资支持政策,支持民营主体、国资国企、链主公司利用资本市场提升发展能级,加快打造一流投行和全牌照金融控股平台,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证券金融机构专业服务能力。
三是突出优化配置。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可以引导更多生产要素,更好服务“百千万工程”、中小微企业等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若干措施》提出,用好上市公司资源,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加快产业承接;建立完善支持县域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鼓励传统产业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加快数智化改造和转型升级。
四是突出环境塑造。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强监管、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营造良好市场生态,保障市场稳定运行。《若干措施》提出用好广东省上市公司规范发展协作机制,加强金融、行政、执法和司法各部门和各地市协同配合,加大对证券期货违法犯罪的联合打击力度,将防范财务造假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等措施,全面强化各方面合力,严守风险底线。
黄王侯介绍,下一步,广东证监局将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完善“开门监管、服务发展”、“四个一”综合服务体系、“行业+区域+产品”监管服务框架等各项工作机制,坚决落实监管主责主业,持续优化市场生态,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广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黄王侯提出了三方面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地方政府,坚持质量优先,用好湾区优势,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引导优质资源加速集聚,有力有效化解风险,改善市场生态,擦亮广东品牌。
二是建议金融机构,完善功能定位,加快适应新形势新机遇,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完善直接融资服务体系,深耕地方经济产业,精准有效服务重点企业。
三是建议各家企业,坚定发展信心,用好资本市场工具,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加快实施产业并购重组,提高投资者回报,完善公司治理,增强发展活力,不断开拓发展新局面。
校对: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