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苏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发布2024年苏州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2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2.0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2516.7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4008.3亿元,增长5.0%。
有着“中国最强地级市”美誉的苏州,2024年生产需求平稳增长,新兴动能加快释放,工业产值迈上新台阶,产业向新步伐稳健。具体来看,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4.7万亿元新台阶,比上年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
重点行业引领增长。电子信息行业实现产值14312.5亿元,比上年增长9.2%。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6%和7.9%。百强企业贡献突出,工业百强企业实现产值16247.9亿元,比上年增长8.4%,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60.2%。民营工业产值达到2316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9.3%,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苏州制造业加快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726.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9.1%和15.9%。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产值比上年增长8.4%。集成电路、传感器、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等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0.1%、81.2%、11.1%。获批建设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先导区,入选全国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新增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3家、绿色工厂16家。
2024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工业投资较快增长。工业投资突破2000亿元,达21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0.7%、22.2%、29.3%。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4.6%,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0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2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制造业、智能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分别增长53.7%、31.7%和58.3%。
过去的一年里,苏州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6193.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出口额16368.8亿元,增长8.5%;进口额9824.3亿元,增长4.1%。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共同发力。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分别实现进出口额10346.4亿元、14818.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9%、7.7%。新兴市场较快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107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对东盟增长10.2%。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较好。机电产品进出口额19830.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占进出口总额比重75.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过去的一年里,苏州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资本市场稳定扩容,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423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贷款余额56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制造业本外币贷款余额近万亿元,达9973.6亿元。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0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5家,位列全国第三。年末上市公司总数达267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219家,位列全国第五;科创板上市公司55家,位列全国第三。
统计数据同时显示,苏州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524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40元,增长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46元,增长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