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传统双重驱动 春节消费彰显内需潜力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杜恒峰2025-02-05 08:52
(原标题:每经热评|科技与传统双重驱动 春节消费彰显内需潜力)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正如市场预期,“首个8日春节长假”激活了各大消费领域。从“人从众”的景区、庙会,到人声鼎沸的商品零售门店,再到凌晨依然爆满的影院,商家赚得盆满钵满,消费者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愉悦。然而,笔者认为,相较于这些传统消费项目,更值得关注的是假日期间的“增量”消费——这是挖掘消费潜力的关键所在。

今年春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赛博”。在央视春晚舞台上,身着传统服饰的人形机器人扭起了秧歌,展示了当下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成果。这一“赛博”风潮不仅仅体现在春晚舞台。庙会上,仿生版白娘子能跳舞,机器人能表演京剧、川剧变脸,还能制作糖人、调酒、做甜品;甚至,机器人已经加入醒狮团队,和演员共同为观众表演。机器人不仅能干巧活儿,还能干重活儿。今年,泰山景区首次投入助力机器人装备,游客可支付80元使用3个小时,且机器人续航达到5个小时以上。这些机器人设备的出现,让登山不再困难,增加了潜在的旅游需求。

机器人技术的快速落地并非偶然,它背后是电池、仿生学、5G、自动化控制和AI等技术的共同突破,尤其是产品成本的快速下降,为机器人在各类场景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例如,年初火爆的DeepSeek R1模型,就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顶尖的推理能力,为大规模的AI应用打开了空间。一些基于DeepSeek编程能力的教程开始面向零基础学员,帮助他们制作小程序和开发网页,数字开发技术正从专业人士扩展到普通用户,相关市场需求的爆发指日可待。

如果说“赛博春节”突出了科技与硬核创新,那么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为代表的春节档电影则更注重温情和激情。《哪吒2》不仅推高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水平,每一帧画面都呈现出精湛的工匠精神,它的故事紧扣个人成长和自省,虽然与前作有紧密联系,但却自成一篇,深受不同观众群体的喜爱。《哪吒2》已经创下了10多项票房纪录,并基本锁定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总票房纪录。在2024年电影市场表现不佳的背景下,《哪吒2》再次证明好的作品依然能够赢得观众的青睐。

消费创造供给,供给也可以创造消费,但获得市场认可的供给才是有效的供给。从春节假期整体的消费情况来看,中国消费市场依然有巨大潜力可挖。无论是传统的消费项目,还是新兴的“赛博”风潮,都在展示着消费升级和创新的巨大空间。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消费模式的不断变化,中国消费市场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通过政策引导,激活更多增量消费需求,将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加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