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法半导体预计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约27.6% 或计划裁员逾2000人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e公司 王一鸣2025-02-03 19:10

1月30日,欧洲芯片大厂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公布了2024年四季度及2024年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意法半导体2024年四季度销售收入同比下滑22.4%至33.2亿美元,符合之前的业绩指导值;毛利率为37.7%;营业利润率为11.1%;净利润为3.41亿美元,同比下跌68.4%;每股摊薄收益为0.37美元,同比下跌67.5%。

同时,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约25.1亿美元,同比下降约27.6%,环比下降24.4%。毛利率预计约为33.8%,受约500个基点的未使用产能费用的影响。

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an-Marc Chery表示,“去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与我们业务前景范围的中点一致,这是由于个人电子产品收入增加,被工业收入减少所抵消,而汽车和CECP的收入与预期一致。第四季度37.7%的毛利率与我们业务展望范围的中点大致相同。”

在2024年四季度,意法半导体所有产品部门的收入同比均出现两位数百分比的下降,其中模拟、MEMS和传感器业务同比下滑15.5%,微控制器业务同比下滑30.2%。

“第四季度,我们的账面与账单比率仍低于1,因为我们继续面临工业复苏和库存调整的延迟以及汽车业的放缓,尤其是在欧洲。”Jean-Marc Chery说道。

意法半导体整个2024财年营收同比下降了23.2%至132.7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2.6%,而2023财年为26.7%,净收入下降63.0%,至15.6亿美元。意法半导体在净资本支出(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方面投资了25.3亿美元,同时实现了2.88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面对困境,Chery说,公司正在寻找缩减成本的方法,并计划为部分员工制定提前退休计划,并补充说,该公司将开始与员工代表讨论一项基于自愿离职的计划。

另知情人士透露,由于面临工业和汽车领域长期需求低迷,意法半导体正考虑通过提前退休和自然减员的方式将员工人数减少约6%。目前正在讨论的裁员计划最早可能在下个月宣布,裁员人数约为2000至3000人,将影响其在意大利和法国的业务。知情人士补充说,这一决定尚未最终确定,裁员规模仍在审查中。

资本市场方面,ST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不断缩减财务目标,其股价在过去12个月中下跌了45%以上。

证券时报记者留意到,在行业低迷背景下,近年来,意法半导体与中国相关公司的合作颇为紧密。去年11月21日,意法半导体宣布将与中国第二大晶圆代工厂华虹集团合作,计划在2025年底在中国本土生产40nm MCU,其认为在中国进行本地制造对其竞争地位至关重要。

彼时,Chery在巴黎表示,“传教士的时代结束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全球最大、最具创新力。“他们跑得更快,如果你不在那里,你就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在其他任何地方生产芯片都意味着会错过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所以在中国拥有本地制造基地至关重要,意法半导体正把中国市场学到的技术和实践应用于西方市场。

2023年6月7日,意法半导体对外界还曾宣布,将与A股上市公司三安光电在重庆成立一家合资制造厂,进行8英寸碳化硅 (SiC)器件大规模量产。该合资厂全部建设总额预计约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8亿元)。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6.12亿美元,三安光电全资子公司持股51%,意法半导体持股49%。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开始生产,预计将于2028年全面落成,达产后可生产8英寸碳化硅晶圆10000片/周。

资料显示,意法半导体于1987年成立,是由意大利的SGS微电子公司和法国Thomson半导体公司合并而成。ST业务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拥有14家工厂。作为一家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导体垂直整合制造商(IDM),ST全盘掌握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完整半导体供应链体系,以及先进的制造设备。

汽车、工业、个人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周边设备是ST专注的四大终端市场。    

责任编辑: 孙宪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