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上,守护乡愁与希望(新春走基层)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魏哲哲2025-01-27 11:14
(原标题:记者跟随乌鲁木齐至北京西的Z180次列车乘警组体验春运执勤——绿皮车上,守护乡愁与希望(新春走基层))

图①:乌鲁木齐站内,踏上回家之路的旅客。

图②:乌鲁木齐站站台,乘警在回应旅客问询。

图③:西安站站台,乘警在巡视。

图④:在Z180次列车车厢内,乘警在进行反电信诈骗宣传提示。

以上图片均为费洋摄

冬日严寒,挡不住回家的脚步。节前的乌鲁木齐火车站,人头攒动,春运正酣。

身穿迷彩大袄、拎着随身行李,务工人员张艳富健步如飞,“一年没回去,想家了!”

不远处,推着行李箱,还招呼着两个孩子的张冬冬一家笑容灿烂:“回家过年,开心!”

站台扶梯口,乘警马婉钰迎着旅客,不时上前搭把手。车厢内,乘警长周元带着乘警巴图克西克已经完成了列车消防安全检查。

他们都奔向Z180次列车,从乌鲁木齐到北京西,从西北边陲到祖国首都,42个多小时行程,3690公里的跨越,记者跟随列车乘警组,体验春运执勤,感受时代发展,倾听群众期盼。

从一路操心,到一路温馨

变的是环境与硬件,不变的是服务与守护

13时28分,绿色巨龙准时启动……

“注意照顾好小孩!”“手机充电不离人!”“贵重物品收拾好!”周元带着徒弟、90后乘警马婉钰值第一班岗,拨开人群向前逐人逐车厢提醒巡查,双手还不时摸摸行李架,看看行李有没有放牢靠。

干了40年铁路警察,59岁的周元感慨,“现在,比较常见的警情之一,是帮乘客找手机和行李物品。”

早些年,可不是这样。很难想象,眼前个头不高的周元还曾当过人质。刚当乘警那会儿,列车超员严重,很多乘客怕起身挪动不敢多喝水,有的随身带着一年的辛苦钱,心情紧张。拥挤的空间、焦躁的情绪,列车上还曾发生乘客出现幻觉的事件。有一次,一名乘客就因此发生应激反应劫持了他人。

“我上前安抚、说服这名乘客,把被劫持的人替换下来,自己当人质。后来趁其不备,制服了对方。”周元云淡风轻地讲述着。

如今,这样“惊心动魄”的时刻,很少遇见了。

为何?绿皮车里有乾坤:窗户是封闭式的,打不开,早年爬车盗窃的现象没有了;每节车厢都安装了空调,还有了监控设备,舒适又安全。

“以往拥挤的车厢,行李占满过道,空气里都是‘焦虑’,现在环境改善了,硬件提升了。”周元带着记者巡查,车厢里乘客虽多,但秩序井然。

一旁,48岁的张艳富和记者搭话,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从河南汤阴县农村老家来新疆打工,那时候每到过年回家,他都要买一大堆年货,“怀里还揣着一沓年前结算的工资,一路上捂得严严实实。”

“现在,谁还大兜小兜的!就一箱行李,都是些随身穿的用的。”张艳富告诉记者,现在挣的钱多了,线上给家人转账,很方便。家里啥都不缺,特产年货线上买,“就等着俺回家团圆呢!”张艳富感慨,“过去是一路操心,现在是一路温馨。”

周元也不闲着,每隔一会儿便带着马婉钰巡查。

快到西安站时,马婉钰提前来到6车厢,她惦记着一位特殊乘客:60多岁的王曼正一手抱着3个月大的小孙女,一手牵着8岁的大孙女。到站后,马婉钰把老人送上站台,又交代站台工作人员带老人出站。

一切安排妥当,马婉钰才又上了车,“乘车条件好了,服务群众要更细致、更周到!”

文明执法,群众参与

回家的路,也是和谐的路、温暖的路

“警官,那边路堵了,您过去看看?”

行车途中,有乘客找周元反映问题。

原来,没买到坐票的王铭,坐在了两节车厢连接处,还要看着随身行李,影响了通行。有乘客上前劝说,对方却不买账,“年纪大了,站不住!”

了解情况后,周元和对方讲道理:您坐在过道上,其他乘客怎么办?来,咱俩年纪差不多,我帮您想办法,信不信得过兄弟?

周元带王铭来到了餐车,此刻正是餐后时间段,他协调工作人员挤出一个座位,又帮着对方把行李放在行李架上。

“咱俩同岁,你讲的话我爱听,问题也解决得好!”王铭认理服气。

调解、执法等情况,全程有记录。周元指了指胸前佩戴的执法记录仪,实时拍摄,并同步上传至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智慧乘务大厅”,这样的功能设置一举两得:能推动文明规范执法,还能接受场外援助。

过去,一个乘警单打独斗。如今,“智慧乘务大厅”指挥长、指挥员、刑侦队员等多名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实时线上研判,遇到复杂警情,可以通过执法记录仪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并向乘警传达应急处置意见。周元感慨,“一个乘警背后,是一支专业队伍24小时在线保障。”

平安和谐,离不开群众参与。上车没一会儿,乘警和列车员便分头向各个车厢发出邀约:有没有人愿意担任车厢治安联防员?

在乌鲁木齐一家商贸公司工作的张冬冬主动报名。虽然是第一次担任联防员,有关职责他记得很清楚:配合乘警关注巡查车厢治安情况;帮助旅客摆放行李;碰到需要救助的,第一时间搭把手;遇到乘客发生争执的,及时联系乘警处置……

谈及为什么主动报名,张冬冬告诉记者:这两年,他所在的商贸公司面临经营压力,但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在加大,公司的发展也在向好。咱是打工人、乘车人,享受各方帮扶的同时,自己也可以是服务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车上环境好了,大家回家的心情都舒畅,利人利己嘛!”

一列车,1000多人,为何3名乘警就能运转有序?周元感慨,因为有群众参与,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一份微不足道却又弥足珍贵的付出,都可以让回家的路变得很温暖。”

满载乡愁,更满载希望

努力奋斗,就会有回报

这趟车上,还有很多位“张冬冬”。

“每月能挣9000块钱!”58岁的郭东科,来自陕西宝鸡眉县,在新疆库尔勒务工5年多了,虽然挂念家里的老母亲,但为了多攒钱,多数情况下,一年也只返乡一次。返乡路不易,要一大早从库尔勒出发,坐5个多小时绿皮火车,到乌鲁木齐换乘Z180次列车,到宝鸡站后,再坐2个多小时大巴,才能辗转到家。

然而,比乡愁还要多的,是郭东科对生活的乐观。儿子走出农村,在西安扎下根。女儿在新疆工作安家。爱人守在眉县老家,种了3亩多的猕猴桃,每亩年收入1万多元。郭东科说:“两个孩子都争气,咱不能给孩子拖后腿,开春还要努力干!”

张艳富在乌鲁木齐一家电厂做技术工,他说,这比他20多年前刚到新疆打工时强多了,“那时靠体力,现在靠手艺、靠技术。”

这些年,张艳富跟着老师傅学设备维修,参加产业工人培训,工资也跟着涨,每月能拿到1万多元,“努力奋斗,就会有回报。”

…………

一路向东,绿皮火车记录下沿途风景,也标注着无数劳动者、建设者的奋斗印迹。许多人都曾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也都爬坡过坎,信心坚定。

“钱包鼓鼓,还得把辛苦钱平安带回家!”列车上,乘警巴图克西克逐个车厢给乘客提醒:“陌生的链接、短信,不要轻易点!”“务工的老乡找活时,如果遇到交报名培训费的,一定多加小心。”“接到吃不准的电话信息,随时找乘警帮忙!”

绿皮火车上,多是返乡务工者,许多乘客长时间刷手机,提醒不及时,就容易上当。巴图克西克说,为了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这两年,他们新增了防电诈、反电诈培训,目的就是守住老百姓的辛苦钱。

对乘警来说,除了苦口婆心,更多的是心细如发。

1车14号上铺,14岁男孩独自出行,需要多叮嘱;7车有乘客饮酒,要提醒,适度饮酒,避免“上头”……马婉钰的手账本上,记满了执勤巡查中发现的各个细节,她一路上都在关注。

历时42个多小时,列车平安抵达北京。周元、马婉钰、巴图克西克三人,提前在各个车厢巡查,与列车员协调,做好老人、小孩等重点人群服务……

“到家了,来年还要使劲奔!”站台上,打工人奔向家的方向,奔向新一年的愿景。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