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医保局工作人员(左)在宣讲异地就医政策。
贾海宁摄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参保登记和异地就医中心业务窗口,工作人员正在办理备案和电话咨询等业务。
受访者供图
浙江湖州南浔区中医院医保工作站工作人员(左)帮助群众办理异地就医报销业务。
王涵摄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点赞“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
2024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参保群众2.38亿人次,成绩来之不易。我国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大,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异地就医需求,是一道必答题。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着力打通异地就医的难点堵点,推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慢特病病种进一步扩围、经办服务持续优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编 者
京津冀医保一体化持续推进
协同保障,就医更畅通
记者 邵玉姿
冬日清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居民孙德厚(化名)早早从家出发,来到附近的社区活动中心开始每天的锻炼。不久前,他刚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做了一个肺部消融手术。手术住院5天,共花费1.8万元。出院时医保实时结算,孙德厚自己仅支付了约6000元。“拿着咱河北的医保卡,去北京看病不用备案、不用垫付医疗费用,太省心了。”孙德厚说。
这份省心来之不易。2019年,孙德厚在廊坊市人民医院查出肠道病变,医生建议他前往北京做进一步检查。自此,他频繁往返于北京与廊坊之间,开启了长达6年的异地求医路。
第一次异地就医并不顺利:由于不了解异地就医政策,孙德厚没有提前备案,第一次在北京就医的检查费用只能自己全额承担。
检查结果出来后,孙德厚回到廊坊,找到医保部门进行提前备案。一个月后的手术很顺利,但术后的“麻烦”却不少:医疗费用总共15万多元,需要自己先行垫付。家人来回奔波在医院各个科室间,复印各种检查报告、病历等资料,方便出院后回廊坊报销。
“随着京津冀三地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我们持续优化异地就医服务,提升京津冀就医便利性。”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参保登记和异地就医中心三级主任科员张峥说。
2023年,京津冀三地医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京津冀区域内就医视同备案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自2023年4月1日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各统筹区参保人员,持社会保障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在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定点医药机构住院、普通门诊就医、购药等,均视同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可直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打那以后,孙德厚再也不为异地就医而烦恼。“现在每次的复查费用在2000元左右,报销比例能达到75%以上。”孙德厚说,不用提前备案还能直接报销,在北京就像在廊坊当地看病一样方便。
浙江湖州优化医保经办服务
即办即享,省心又省事
记者 窦瀚洋
一个不小心,北京游客孙女士在浙江湖州的南浔古镇游玩时崴伤了脚。无奈之下,她前往当地南浔区中医院挂了急诊号。
“我是外地游客,挂急诊回去能报销吗?”孙女士没想到,挂号时的随口一问,竟让自己体验到异地就医结算的高效便捷。
“您先别挂自费号,现在手机上就能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不用再到参保地手工报销了,线上好几个平台都可以办理,您试试。”窗口工作人员走到孙女士身边,现场指导她办理业务。
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上选择“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模块,填写备案信息、签署承诺书、上传身份证……几项步骤完成,按照工作人员提示,孙女士家属来到自助机前扫描医保码挂号,缴费时显示医保已完成了支付。
“以前也有过在外地看病的经历,往往需要自己先垫付,回到北京后再去医保窗口报销,一来二去折腾不少时间精力。”孙女士坦言,没想到线上异地就医备案即办即享,省心又省事。
让参保群众跨省就医更通畅,背后是高频服务事项的跨省通办。南浔区医保中心主任周晓英介绍,医保经办服务和费用结算之前确实存在不少堵点难点。“比如备案流程不清晰、备案有效期长短不一、材料申办手续繁杂、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后报销比例偏低等,群众要求改善的呼声较高。”
为此,南浔区依托国家医保平台,对异地就医堵点难点进行系统性梳理与整合,通过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数据互通共享先行先试,着力减少地区差异。2023年5月,全区23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了省内、跨省异地直接结算,开通率达100%;2024年持续扩大定点零售药店异地结算范围,全区168家定点零售药店全部开通异地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可跨省直接结算的也由5种扩大至10种。
有政策的改革迭代,也有服务的不断升级。如今在南浔区,参保人员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浙里办APP等线上平台及各级医保经办窗口线下网点多渠道备案,当地人民医院、中医院也设立跨省异地医保通办专窗,实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备案、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备案、临时外出备案、门诊费用报销、住院费用报销等6个医保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山东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扩围
慢病就诊,异乡有“医靠”
记者 李 蕊
“以前每次买药后,都得小心翼翼地把票据收起来,就怕丢了没法报销。”老贾晃晃手里的一沓票据,“如今用不着了,一个医保码就能解决。”
票据为啥用不着了?老贾的故事,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老贾名叫贾同杰,年近六旬,是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刘王村村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时,突感胸口剧痛,被紧急送医后确诊为冠心病。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病情好转,但后续药费让这个普通农村家庭压力倍增。
“冠心病属于慢性病,这类病需长期服药,费用又高,如果病情达到一定标准,医保部门组织专家鉴定通过了,就能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在村卫生室,村医李大夫留意到老贾满脸愁容,“以后再到医院看病买药,符合条件的当场报销,能省不少钱呢。”李大夫说。
老贾听闻,眼前一亮,在李大夫的帮助下,填了申请表。很快,老贾成功通过专家评审,获得门诊慢特病资格。此后,每次在门诊买药都能直接报销一大部分,经济压力减轻不少。
2022年1月,老贾随儿子一同搬至杭州生活。到杭州后,老贾发现,在这看病买药,费用得先自己全额垫付,再回参保地沾化老家报销。起初,他们还能请老家亲戚帮忙跑医保报销手续,但时间一长,亲戚也力不从心。
沾化区医保局工作人员在调研中也发现了这一问题。“早在2021年,国家医保局就开展了包含尿毒症透析在内的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让这5种慢特病患者在异乡有了‘医靠’。”沾化区医疗保障局局长耿亮说,“如今,随着人口流动增加,尤其是老年人随子女迁居数量增加,越来越多慢特病患者期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扩围。”
时隔三年多,在全国所有医保统筹区内,享受跨省异地结算待遇的门诊慢特病首次扩围,老贾终于等来了好消息——
2024年12月1日,全国医保正式上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这是继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县域可及之后的又一医保福利。
得到消息后,李大夫第一时间拨通了老贾的电话。这回,老贾再次到杭州一家医院看病,结算时,他出示医保码,看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完成,自己只需支付个人承担部分时,他一直紧绷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下可好了,再也不用为报销的事儿操心了。”
四川稳步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
优化服务,改革有温度
记者 游 仪
接到医生回访电话时,孙玉珍正和老姐妹们摆龙门阵。她站起身,扭扭腰,拉伸几下。对着手机说:“不疼咯!出院后,照您说的来,多运动、少久坐,有效果嘞。”
57岁的孙玉珍是青海人,退休后和朋友相约在四川省眉山市养老。“冬天这边暖和,我们就在这儿住着。夏天再回青海,那边凉快,回去也能看看孩子。”
前阵子腰不好,疼得她睡不着觉。孙玉珍前往眉山市尚义镇卫生院就诊。挂了号,拍了片,医生一瞧,是腰椎间盘突出,得住院治疗。
“候鸟老人”异地就医,报销咋整?一开始,孙玉珍也摸不着头脑,以为要先垫付,再回青海报销。两地来回跑,费时费力不说,还可能出现资料不齐耽误报销的情况。“没想到,住院时扫码登记就行。”她口中的扫码,指的是通过电子医保码进行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扫码前,先备案,在“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上,确认就医地、参保险种、备案类型。紧接着,提交相关备案材料,点击“提交备案”按钮,就能完成备案申请。说话间,孙玉珍掏出手机,点开小程序,将她的电子医保码出示给记者看。
“联网结算没开通前,若是异地就医,得把住院发票、费用清单、出院证等材料拿回参保地医保局报销。现在,通过手机调取医保码,或者人脸识别都能联网结算了。”尚义镇卫生院医保信息科科长李群英介绍,2023年11月,医院开通了人脸识别,对于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可解决了大难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加大,在校门口、小区里,操着外地口音的老年人比比皆是。他们有的是异地养老,有的则是帮忙照顾儿孙,有可能会面临异地就医及医保报销的一系列问题。
为此,四川省医保局持续推进直接结算扩围、覆盖扩面,大力推行线上备案服务,着力优化线下跨地区通办服务,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异地就医结算制度体系。同时,在全省推广“互办互认,即时生效”的异地就医备案服务线下跨地区通办模式,为群众提供就近线下备案办理服务,深受老年参保人的好评。截至2024年底,四川参保人有效异地就医备案204万人次,外省参保人备案到四川的异地就医备案170万人次。
住院6天,出院时,一结算,孙玉珍共花费了1601.9元,其中报销合计859.07元。“剩下的,就用我的医保账户支付了,那里头还有钱呢。”孙玉珍笑着说,“不用跑手续,线上就结算,自己住院看病都不用带现金,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