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主动投资如何反击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夏悦超2025-01-23 20:18

过去一年,被动投资掩盖了主动投资的光芒:在震荡加剧的市场里,曾经能大幅跑赢市场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不尽如人意,而费率相对更低、投资组合更加分散的指数基金获得了更多投资者的青睐。

与此同时,指数基金相对卖得更好。新“国九条”发布之后,中证A500、上证科创板综合等核心宽基指数相继推出,众多公募基金公司响应神速,ETF及其联接基金、普通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等相关指数产品陆续成立或上报,目前中证A500相关指数基金场内外规模已经突破3500亿元。

当下,指数投资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甚至一些私募等机构投资者都在大手笔配置公募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而在如今发展指数投资的大趋势下,留给主动投资的难题是,如何持续创造稳定的阿尔法(超额收益),重新获取投资者的信任。展望2025年的投资机遇,多位主动投资管理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尽管今年的投资难度会加大,但主动投资依旧有机会创造更多超额收益,更多管理人把新一年的投资方向聚焦在了科技、消费和医药等赛道。

被动投资盛行

在去年的“924”行情中,由于一些宽基指数反弹力度相对更大,被动指数基金同期大幅跑赢了主动权益类基金。Wind数据显示,2024年9月24日至10月8日,区间收益靠前的公募基金主要为跟踪北证50指数的指数基金,以及金融科技主题ETF等,涨幅第一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区间收益比涨幅第一的被动指数基金少了近18个百分点。

上述这轮行情来去太快,很多主动权益类基金由于仓位管理等问题,还未及时反应就已“踏空”。

“这轮反弹中,宽基指数的反弹幅度更大,反映了市场的贝塔。”星石投资副总经理、基金经理方磊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主动投资追求的是市场中的阿尔法,但要做出比较好的阿尔法难度较大。在他看来,做出稳定的阿尔法更重要。

所谓被动投资是指通过跟踪市场指数来赚取贝塔(市场收益),不需要主动选股或者频繁交易;主动投资则需要通过主动选股来赚取阿尔法(超额收益)。

市场的波动加大使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改变,能捕捉贝塔的被动指数基金收获了不少投资者的青睐。比如,新“国九条”之后发布的首个核心宽基指数——中证A500指数,在该指数2024年9月23日发布之前就已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上报了相关指数基金,包括中证A500ETF、ETF联接基金、普通指数基金以及指数增强基金。

此类基金销售数据喜人,多只中证A500ETF达到首募规模上限,相关联接基金和普通指数基金提前结束募集。最新数据显示,中证A500相关指数基金规模已超3500亿元。

相比之下,主动权益类基金去年的日子可不好过。Wind数据显示,2024年发行份额超过20亿的公募基金共有187只,其中,债券型基金共137只(含被动指数型债基、纯债基金、混合债基等);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指数增强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合计仅49只,且中证A500相关指数基金居多,偏股混合型基金仅1只。过往依靠明星基金经理推动主动权益类基金卖“爆”的现象不再常见,更多基金公司偏向于发行被动指数型基金。

实际上,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黯淡还与过往长期业绩有关,一些重仓新能源、消费、医药这三大板块的基金近几年来业绩表现一般。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近三年来多只名称中带有“医疗”字样的基金亏损在40%以上。

主动投资不乏亮点

指数基金投资浪潮正在袭来,但去年饱受争议的主动投资未必没有优势。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4年期间,主观股票多头策略产品平均收益依次为-16.69%、30.17%、37.18%、12.31%、-16.79%、-5.7%和10.66%,而同期沪深300指数收益依次为-25.31%、36.07%、27.21%、-5.20%、-21.63%、-11.38%和14.68%,其中2019年和2024年主观股票多头策略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5.9%和4.03%,其余2018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均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依次跑赢8.62%、9.97%、17.51%、4.84%和5.68%。

方磊认为,从长期来看,单边行情中,主动管理资金大部分都跑不赢ETF,美股市场也是如此。但拉长时间来看,单边行情更多是阶段性的。市场波动难以避免,在波动行情中,投资组合的阿尔法才会显现出来。

“业绩才是硬道理。”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向记者表示,其主策略产品过去6年的年化收益为24%,远超大盘同期收益。

事实上,相比指数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具有复利投资的优势。

方磊表示,很多成立10年以上的公募基金的复合收益率和阿尔法都挺高,“由于贝塔的存在导致主动投资长期大幅跑赢的难度比较大,但考虑到复利因素,主动投资每年跑赢几个点,其实累计阿尔法也是挺多的”。

“拉长周期看,主动管理优于被动管理,被动管理在趋势比较明确的单边市场中表现更好,但主动管理的好处在于投资者不用做择时,优秀的主动投资会给一个相对的超额收益。”方磊表示。

当下更多资金正在涌入指数基金,受益于此,多只公募宽基类ETF规模大涨。

方磊认为,被动投资的盛行并不会带来主动投资难度的增加,因为主动投资选择的优质公司与指数存在重合,但主动资金扎堆投资会把股价推得很高且偏贵,不利于建仓。而被动资金流入后,优质公司股价短期不会像之前那么快上涨,优秀的主动投资基金依旧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不过,方磊表示,主动投资肯定存在管理差异,需要从长期的角度去衡量主动投资的阿尔法稳定性,也就是超额收益的稳定性。

目前被动投资热度还在持续,更多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的指数型产品正在等候发行。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认为,未来市场极有可能延续和保持被动热度高于主动的趋势。

在贺金龙看来,主动投资要重获投资者关注,首先,需要提升投资能力,以更好的业绩获得市场关注;其次,加强风险管理,在市场震荡时有效保护投资者资产;最后,主动管理者还应从优化服务和产品创新的角度出发,满足不同投资者个性化需求,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提供优质的投后服务等;此外,还应强化品牌建设,打造良好声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畅力资产董事长宝晓辉坦言,虽然目前被动投资热度偏高,但细究市场,仍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和定价不充分的情况,如果主动投资经理能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发现被低估或高估的资产,还是很有可能获取超额的收益。且换个角度而言,过度被动化会降低市场定价效率,主动投资可承担定价职责,对维持市场平衡和效率起到调和的作用。

主动投资难度加大

2025年,对主动产品的管理者们而言,又将面临怎样的市场环境?

陈宇认为,当前市场已脱离底部区域,开始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去年市场演绎了第一波反弹行情,经过比较充分的盘整之后,今年展开第二波行情的概率比较大”。

奶酪基金研究员李铭洛在今年更看好主动投资挖掘的机会,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主动投资往往在市场稳定上涨时更容易获取超额收益,主动投资对比被动指数基金更偏好小盘、成长风格。

“前几年主动投资基金的负超额主要源自国内内需消费疲弱、出口受限等因素,整体A股市场持续下行,市场风格切换到了大多主动投资管理人比较低配的国央企大盘价值股。”李铭洛表示。

但其认为,随着去年9月政策转向,国内打开利率下行通道,预期国内权益市场会迎来整体上行的趋势,对主动投资的不利因素会逐渐弱化,优秀的主动投资管理人有望实现超额收益。

“未来一定会是有主动投资热的时候,可能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安徽美通资产董事长陈红兵认为,主动选股大概率还是能跑赢指数的,除指数快速上涨的短期行情,震荡行情中主动选股更有优势。

在贺金龙看来,今年做主动投资的难度相较前几年或加大。一方面,内外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市场波动。这需要私募投研机构更深入寻找更具潜力和景气度的行业和标的。另一方面,近几年量化投资发展迅猛,对于市场量能和趋势的把握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对于主动管理类产品而言,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增加。此外,主动投资管理者还需要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创新,从而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主动选股战胜大盘指数存在可能性,这对于主动型管理人在行业、风格以及相应赛道的选择上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把握政策支持的相关行业机会、企业并购带来的新增长机遇等,采用符合当下行情的选股逻辑。”贺金龙表示。

宝晓辉也认为,主动投资的难度在增大。

“随着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市场参与者的专业素质在不断上升,这会无形中加剧市场的‘内卷程度’。过去市场的阿尔法机会较为普遍且可供买入的时间点较长,比较容易参与和识别,但现在市场上短期阿尔法机会稍纵即逝,基金管理人需要有极强的市场观察力和敏感度才能准确判断把握其中的阿尔法机会。”宝晓辉感慨地说。

关于主动投资基金的收益组合,贝莱德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神玉飞分享了几点建议:一是向红利资产寻找组合的稳健性,力争获得底仓收益;二是寻找市场的贝塔,深挖科技贝塔之下市值下沉的个股;三是加强港股市场研究,主要从该市场寻找阿尔法,因为目前港股市场愿意对一些远期成长性提前定价;四是超额收益可能来自困境反转性行业,例如最近的海上风电板块。

新的机会在哪

今年,投资者更关注钱究竟从何而来。

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近期分享了观点:“一方面,今年广义财政赤字要扩大,尤其是能获得间接经济和社会回报的支出应该扩大。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层面预期还会降息降准,短期的真实利率还需要进一步降低。准备金的下降非常重要,因为它会降低银行负担,缓解存款利率下降带来的压力。人民银行有很多工具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维持汇率稳定的措施力度很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

结合当下国际形势,宋宇表示,新任美国政府的政策,不仅限于贸易层面,还有科技层面,因此会导致中国进一步加强科技自主方面的投入和研发。“中国是全世界比较少有的不仅拥有庞大市场,还有大量科研人员和资金的国家,未来在科技等方面的投入肯定会大幅增加”。

那么,做主动投资的基金经理们该如何寻找机会?

神玉飞分享称,今年将重点关注三个层面:一是促消费和“人工智能+”,这可能是2025年最大的两个政策主线,关注后续是否会有更多的政策落地;二是美国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纲领,如果最终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低于当下预期,A股的出口产业将面临不一样的关键节点;三是重点关注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大行管理层讨论中对于信贷投放管理的表述,是否频繁提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人工智能+”。银行若加大对这方面信贷投入的力度,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除了科技产业,有多位基金经理正关注消费的潜在投资机遇。

方磊认为内需消费准备迎来戴维斯双击。其表示,从基本面来看,内需板块供需格局优秀。从交易结构来看,内需消费类、顺周期资产拥挤度较低,估值仍偏低水平。

“投资方向重点关注四条主线:供给面突出的消费服务:如航空、快递、酒旅等;需求弹性突出的消费品:如品牌服装、医疗服务、白酒、化妆品等;供给突破的医药:如创新药等;持续增长的互联网等。”方磊表示。

与方磊相似,陈宇也关注消费赛道,“我们保持较高仓位,关注的科技、医药和消费三个赛道均呈现出比较好的极品投资机会,因此,今年布局将更为均衡和分散,期待这三个赛道能‘三线开花’。”

细分来看,陈宇更看好创新药、AI半导体、线下零售业方向。其对股市的走势偏乐观,并认为,相比去年,今年的股票市场点位大概率会创出新高,“整个股市大概率会在2024年的箱体上沿以上运行”。

李铭洛对今年权益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其认为,医药生物、消费以及互联网板块具备稳定、刚性的需求,中长期行业空间较为清晰,且存在诸多具备行业定价权的优秀龙头公司,业绩本身具备稳健增长的特性,目前估值偏向合理甚至低估。此外,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方向。

对于行业选择的考虑,贺金龙认为,选股策略应关注低估值蓝筹再结合配置行业景气度较高的行业,如科技板块、消费板块等一些有政策支撑的超额收益行业。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