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公布 将于9月1日实施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张蕊2025-01-15 08:23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来了!

1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1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并予以公告。GB 17761-2024《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也在其中。

《规范》是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旧版标准(GB 17761-2018)将被替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发布的新标准在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脚踏骑行功能、电动机功率限值、防火阻燃、塑料件占比、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防篡改、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化和提升。

三个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减少交通伤亡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车辆的最高设计车速不宜过高,因此新标准维持2018版标准中有关最高设计车速的规定,即具有电驱动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并增加超过25km/h时电动机应停止提供动力输出的要求。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优化产品设计,强化速度等防篡改设计。

针对当前很多电动自行车产品最高车速、蓄电池类型和输出电压等技术参数易被篡改、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和火灾事故多发的问题,新标准分别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个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

其中,电池组防篡改要求电动自行车不应预留扩展车载电池的接口或线路,并且应具有充电和放电互认协同功能,确保电池组与充电器匹配后方可充电、与整车匹配后方可骑行;控制器防篡改要求不应通过剪线、跳线等方式修改控制器功能,不应兼容多种输入电压模式,具有过压锁定功能,限流装置不应留后门,且不应通过解码器、物联网技术等进行改装等;限速器防篡改要求限速器无论是单独的模块,还是集成在控制器内部,均不应具备修改限速值功能。

一位不愿署名的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新国标通过完善防篡改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增加互认协同功能,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能够从技术上有效确保非法篡改。他举例说,比如在电池组防篡改要求方面,应具有充电互认协同功能、放电互认协同功能等,如果不协同充电充不进、放电放不出,车子就无法启动。

该业内人士表示,“一车一池一充一码”这“4个一”实际上就是用通信功能握手协议做的,一旦违反,没有遵守握手协议,车子就启动不了。新标准里提到“电动自行车应具有4G或5G公网通信模块,或其他类似功能的通信模块”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防篡改,如果要更换里边的零部件,导致通信模块不符合了,车子也启动不了。

可自选是否保留北斗模块

新国标规定,用于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的电动自行车,应具有北斗模块,且应安装于电动自行车不易损坏的固定部件中,并具备防拆卸、防篡改功能。采用通用工具、剪线、跳线等方式验证防拆卸、防篡改功能。对于其他类型的电动自行车,应设计有北斗模块,销售时由消费者选择是否保留。

对此,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增加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方便消费者实时了解电动自行车关键安全信息,一旦发生车辆被盗、蓄电池温度异常或电压过高等情况,可借助通信模块第一时间提醒消费者及时处置,从而增强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

针对新标准增加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后,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的考虑,新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应具有通信模块,具备向企业等建设的信息管理平台发送动态安全监测信息的功能。

为确保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得到有效保护,新标准一是明确对于非经营性活动的电动自行车,销售时可由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保留北斗模块。

二是加装的4G、5G通信模块已经符合国家相关加密规定,确保相关信息传输途径的安全性。

三是规定了接收动态安全监测信息的管理平台应遵守我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经消费者同意后才能进行敏感信息采集和处理。

四是在资料性附录中,给出了电动自行车管理平台功能示例,指出平台应具有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设计。

记者注意到,考虑到电动自行车企业开展产品设计、生产并完成检测和认证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故新标准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在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企业既可以按照旧标准生产,也可以按照新标准生产;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

同时,为保证符合旧标准电动自行车的充分消化,避免社会资源浪费,新标准额外给予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