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
阙福生
2025-02-11 08:41
证券时报网讯,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长期国债收益率既反映市场对未来长期经济增长的预期,同时也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在波动中回升向好,尤其是9月以来,市场预期和社会信心明显好转,预计可以实现全年5%的增长目标,经济预期的好转最终一定会反映到国债收益率水平中。
他表示,国债代表国家信用,持有到期一定能收到本金和票面利息,没有信用风险,通常被看作安全资产;但由于票面利率是固定的,市场预期的变动会造成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波动,有时候这个波动还会很大,所以投资国债并非没有风险。倘若长期国债收益率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基本面或市场供求变化,以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其上行30个基点,二级市场对应国债价格跌幅就会超过5%。
邹澜强调,中国人民银行尊重市场,尊重每一个自担风险、自主决策的市场参与者的选择,也高度重视国债收益率变化所反映的市场信息。考虑到中国国债市场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还没有经历大的波折,不是所有投资者都熟悉政府债券高投资回报背后隐藏的市场价格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多次提示风险,强化市场监管,并在一级市场发行较少的阶段,暂停二级市场买入操作,转而使用其他工具来投放流动性,这样能够避免影响投资者的配置需求,目的是希望市场能够行稳致远。
校对: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