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2024年,恒生指数上升3012点,涨幅为17.7%,这是其5年来首次录得年度升幅。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以下称“国企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以下称“科技指数”)表现更佳,分别录得26.4%及18.7%的升幅。
83只恒生指数成份股中,44只于2024年录得升幅,其中小米集团—W(1810.HK)、携程集团—S(9961.HK)、美团—W(3690.HK)等中资股牛气冲天,全年分别上涨121.2%、94.5%和85.2%,位居蓝筹股升幅榜前列。
小米成为2024年“蓝筹王”
2024年,以恒生指数为代表的香港股票市场终结了连续下跌4年的历史纪录,录得2019年以来首次年度升幅。
恒指公司发表的2024年市场总结报告显示,恒生指数在第一季度录得年内低点,接着出现反弹并升至逾两年半的高点,其后回落。市场上升期间正值多个因素的出现,包括内地推出支持政策,以及美联储减息等。2024年,恒生指数累计上升了17.7%,国企指数及科技指数分别录得26.4%及18.7%的涨幅。内地上市和跨市场指数方面,恒生香港交易所沪港通中国企业指数及恒生A股通300指数分别上升23.7%及14.3%。
值得一提的是,在83只恒生指数成份股当中,44只于2024年录得涨幅,占比超过五成。其中,中资股表现出色,小米集团全年累计涨幅达121.2%,成为港股2024年“蓝筹王”。携程集团、美团在2024年持续走强,全年分别上涨94.5%和85.2%。此外,中国宏桥、吉利汽车、中国联通、中芯国际全年累计涨幅也均超过60%。
招商证券表示,看好小米集团中长期市值上升空间。小米作为全球头部的手机品牌商,积极推进高端化战略及国际化扩展,看好公司未来手机份额扩张及产品结构优化;同时,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AIoT智能硬件平台,自研自产能力持续增强,成长空间广阔;互联网业务有望持续稳健增长;汽车业务毛利率表现持续超预期,2024年顺利完成全年交付、智驾技术、销售网络等所有全年目标,伴随后续车型矩阵持续完善及生态链的协同效应,其认为公司有望跻身国内新势力第一梯队。此外,小米持续加大AI、OS、芯片的底层技术研发及AI终端应用拓展,AI技术有望全面赋能人车家全生态;新零售模式持续延伸,预计5年时间在海外开1万家小米之家,全球化发展进入“模式出海”新阶段。
在恒生综合指数中,大型股上升18%,领先中型股(+11%)及小型股(-0.1%)。在恒生综合指数的行业指数中,资讯科技业表现最佳,上升43.3%,其后为能源业(+24.5%)及电讯业(+20.6%)。医疗保健业则是表现最差的行业,录得20.1%跌幅。
恒生沪港通大湾区综合指数上升15.7%,在区域、行业、主题和因子及策略分类指数内,表现较佳的分别是深圳-东莞-惠州(+23.5%)、金融业(+23.8%)、新经济(+19.3%)及质量成长(+23.4%)。
主题指数方面,恒生港股通银行保险指数(+29.2%)及恒生沪港通中国新基建指数(+27.5%)分别是“香港上市”及“内地上市和跨市场”当中表现最佳的指数。
截至2024年底,被动式追踪恒生指数系列的产品的资产管理总值约756亿美元(+14.7%)。与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挂钩的交易所买卖产品的资产管理总值分别为236亿美元(+13%)、51亿美元(-6.3%)和196亿美元(+20.6%)。
券商:港股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展望2025年,多家券商普遍认为,未来港股或仍呈现震荡格局,但其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中泰国际预测,基准情况下,预计恒生指数2025年盈利增长5.0%,风险溢价7.5%,给予2025年年底恒生指数的目标价为20300点,全年高低波幅在16700点至23500点之间。最乐观情况下,若中央财政兜底直接补贴地方政府及居民收入,有力托底地产止跌回稳、刺激通胀回升、扭转居民未来收入和就业预期,预计恒生指数2025年内有望高见23500点。最悲观情况下,若美国全面提高对华进口商品的关税,叠加对华产业及金融投资限制升级,同时国内政策维持重生产/投资、轻消费的应对政策,恒生指数可能下探至16700点。
中金公司则预计,在基准情形下,2025年的港股市场将继续面临震荡,盈利增速预期在2%—3%左右。尽管如此,在乐观的情形下,若能完成必要的财政刺激并鼓励企业和个人的加杠杆行为,盈利增速可望达到6%—7%。这将有助于恒生指数在下一个阶段走高,目标在22000点至24000点区间的波动。
银河证券认为,总体上,2025年港股有望在宽幅震荡中上行。基本面方面,在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的支持下,港股盈利能力有望增长。流动性方面,海外流动性受美联储降息放缓压制。同时特朗普上任后,若执行强硬的贸易政策,则外资可能因风险偏好下降而流出港股市场。国内方面,货币政策将适度宽松,南向资金有望加速流入港股市场。估值方面,港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水平,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投资策略上,中泰国际建议关注以下几条主线:一是高分红稳定资产:国企改革及市值管理新规落地,利好股息率较高、自由现金流较稳定的如公用事业、通信、能源等板块,以及部分顺周期的内银及内险;二是政策刺激下的结构性机会:关注能源电力、交运、环境基础设施、工业等设备更新领域,以及家电、消费电子等消费品更新领域。国产替代相关科技硬件、云软件等领域有望在“新质生产力”政策支持下跑出;三是挖掘周期性向上带来Alpha回报:消费降级和体验型消费盛行下,利好OTA龙头平台。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较小、品牌护城河较深、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细分行业龙头。此外,关注受益于必选消费韧性的部分业绩稳健且分红能力提升的食品饮料龙头,主打性价比、平价快销且具有成熟品牌力的可选消费股。
中金公司建议在市场低迷期逐步布局,在市场亢奋之际适度获利,转向行业结构性配置。重点关注的方向包括:一是行业供给和政策周期出清的板块,例如互联网及部分消费服务、家电、纺织等;二是政策支持明显的领域,如家电和汽车行业的以旧换新政策;三是稳定回报的国企高分红股票。
银河证券表示,综合考虑估值水平、分红能力、业绩增速、投资者仓位等因素后,2025年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预计投资价值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非必需性消费、公用事业、资讯科技业。配置方面,第一,在国内扩内需、稳消费等政策刺激下,当前估值水平相对较低的港股消费股有望上涨。第二,科技板块依然具备较高投资机会,尤其是人工智能、消费电子、半导体等板块。同时,新质生产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第三,在海外不确定因素扰动下,港股高股息策略仍具备吸引力,尤其是积极进行市值管理的央企高股息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