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截至11月底,以礼来、诺华和Vertex等为首的制药集团在全球共完成558笔交易,总价值672亿美元,创下了2016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仅为去年同期交易价值的一半。
由于全球最大的制药商不愿在商业化药物上押下重注,转而青睐处于早期阶段的药物开发商,全球医药并购价格正在回归理性。
最新数据显示,制药行业的交易额已跌至近十年来新低,这也给了更多中国生物制药初创企业获得资金的机会。
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LSEG)的数据,截至今年11月底,以礼来、诺华和Vertex等为首的制药集团在全球共完成558笔交易,总价值672亿美元,创下了2016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仅为去年同期交易价值的一半。
今年最大的生物技术交易为Vertex公司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技术公司Alpine Immune Sciences发起的一项价值49亿美元收购,但这与去年辉瑞430亿美元收购抗癌药物开发商 Seagen相比相差甚远。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全球制药行业并购活动放缓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缺乏大规模的重磅交易,二是大型上市生物技术公司的估值过高,导致潜在收购者望而却步。
与此同时,制药巨头正在面临专利到期的挑战。咨询机构毕马威数据显示,到2030年前,全球大约有190种药物将失去专利独占权,各大制药集团的销售额预计将因此损失590亿美元。在这一背景下,制药巨头们正在寻求收购潜在的重磅药物来填补管线。
但这一次,它们将目标瞄准了更早期的药品,从而期望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进行收购。为Seagen公司提供咨询的MTS Health Partners分析师Andrew Weisenfeld在一份报告中称,制药集团对于收购变得更加挑剔——许多大公司的收购价格非常昂贵,而企业根本无法支付这些价格。
另一方面,由于2023年全球医药并购市场已经消耗了很大一部分优质的收购标的,这也让今年的大手笔收购锐减,制药巨头对2024年剩余的资金池更加谨慎。
并购集团Cooley联席主席Jamie Leigh在一份客户报告中称,尽管今年也有一些大型交易完成,但几乎没有任何一起大规模的并购是直接针对某个具有前景的药物,而更多是出于公司整体战略方面的考量。
从今年的并购交易规模来看,价值低于50亿美元的交易成为制药公司在进行并购决策时所优先考虑的,因此私营公司比上市公司获得了更多青睐。
今年10 月,丹麦制药集团Lundbeck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神经科学初创公司Longboard;默沙东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新锐眼科生物技术公司EyeBio。
这也给了中国生物技术初创公司更多受到资本关注的机会。11月13日,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宣布以8亿美元收购中国生物医药公司普米斯生物,以增强其肿瘤药管线。
通过收购普米斯生物,BioNTech将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该公司还将在中国增加一个研发中心。交易完成后,超过300名普米斯生物员工将加入BioNTech。
一位生物医药投资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制药巨头们正在寻求以价格更便宜的价格或更加公允的估值寻求收购优质的生物技术公司,这确实给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生物药企带来希望。”
上述人士分析称,阻止大型制药公司进行大手笔收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如何在支付了高昂的收购费用后仍能赚钱。
他以抗体药物研发上市公司Argenx为例称:“这是一家人人都喜欢的公司,但收购该公司需要花费超过400 亿美元,而为了证明这个价格的合理性,收购方必须在多年内保证每年超过6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是相当困难的。”
去年有消息称,有多家制药巨头就潜在的收购接洽Argenx,这推动该公司今年股价上涨超过60%,目前市值超过370亿美元,但该公司至今尚未与任何一家企业达成收购协议。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并购交易匮乏的另一个原因是,拜登政府近期收紧了对于大型并购交易的反垄断审查。市场期待特朗普上任后,企业并购交易有望在明年出现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