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开幕。同日,“清洁能源产业链成就专题会”主题大会举办,使清洁能源全球化合作与竞争成为链博会热点。
在主题大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正加快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清洁能源供给体系,并积极推动全球清洁能源链的合作与发展。从合作的角度来看,全球清洁能源链的合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合作有助于汇聚全球智慧和资源,共同攻克清洁能源技术的难题,能够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良性的竞争是推动进步的动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仲颖提出诸多论点。第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与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融合点是终端用能高比例电气化。第二,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是实现电力绿色化的充分和必要条件。第三,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必须坚持系统统筹、坚持多元平衡,同时构建新形态,才能实现经济与安全的统一。
“未来能源转型的方向是实现‘五化转型’,即能源供应低碳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治理现代化、产业科技装备化、能源供需互动化,用新型能源体系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支撑未来的生态文明社会。”王仲颖表示:“展望未来,一次能源需求和电力需求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现在是二八,未来就是八二。这是今年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2060年全社会用电量20万亿—22.2万亿千瓦时,去年发布的结果是20万亿千瓦时,终端用电比重有所下降。”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展局局长陈葛松在演讲中介绍了国际组织独特优势助力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经验。他介绍,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制定全球能源互联网两个“1+6”规划体系,提出全球电力发展指数(GEDI),开展系列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制定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撮合一批全球能源互联网项目,提出系列能源转型政策建议。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院士远东联邦大学教授弗拉基米尔·别切利差介绍,北极地区作为世界上未被充分开发的清洁能源宝库之一,蕴藏着巨大潜力,能源资源的潜力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北极能源开发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领域。他表示,未来,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北极能源的可持续开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北极的能源开发不仅是国家间竞争的舞台,更是国际合作的契机。只有通过合作与创新,各国才能在北极地区找到共同的发展道路,实现互利共赢。
国际投资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琳娜在主题报告中分析了全球新能源产业投资概况、机遇及建议。她介绍,随着创新驱动、政策引导和支持、国际合作加强等,全球新能源产业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清洁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是热点投资产业。但投资存在地域分布不均等情况,中国占据领先地位,欧洲和北美市场活跃,新兴市场国家潜力巨大。围绕企业新能源产业国际投资合作,刘琳娜从明确合作战略与目标、拓展国际合作渠道、优化合作模式与机制、强化技术与人才合作、关注政策与市场动态、推动可持续发展六方面提出建议。
作为链博会清洁能源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配套活动之一,由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业界相关机构共同举办的“清洁能源产业链成就专题会”系列活动,由中国工业报社、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联合举办的“能源产业创新博览会”同期举办,服务链博会清洁能源链参展企业以及展示我国能源转型创新成果,为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搭建的展示、交流、沟通平台。
在2023年“首届链博会·清洁能源链成就专题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等共同发起“绿色能源赋能乡村振兴”大型公益品牌活动,评审出14项典型案例,4个榜样人物,在第二届链博会期间揭晓。龙源江西九江永修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零碳乡村”项目、青海“石榴籽”电力流动驿站、达拉特旗农村集体经济15MW分散式风电项目等14项案例获评“绿色能源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国网阜新供电公司于寺供电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张建树、内蒙古电力(集团)呼和浩特供电公司工会副主席武丽芳、协鑫港华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光先获评“绿色能源赋能乡村振兴”榜样人物。
会上还揭晓了“绿色能源赋能乡村振兴”大型品牌公益活动品牌代言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牟思南、清华大学社科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