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今年新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超六成!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北证资讯 梁秋燕2024-11-15 08:27

2024年11月15日,北交所迎来开市三周年。随着聚星科技11月11日上市,北交所公司数量增加至257家,其中省、市级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过八成;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为140家,占比达54.5%。尤其是今年以来登陆北交所的18家公司,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超九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达61.1%。申万宏源专精特新首席分析师刘靖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如果说北交所的定位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战场,那“专精特新”就是其中的精锐部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往往都有一技之长,如长期深耕某细分领域,取得较高的市占率。争取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在北交所上市,能持续提升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也是北交所的差异化定位。

事实上,北交所一直重视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近年来聚集了一大批来自先进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等行业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余伟对记者表示,北交所设立的初衷就是服务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这个创新型的具象化就是专精特新。北交所多举措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正是在践行北交所的初衷。北交所从理念和实际行动上都希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认认真真服务好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

开源证券分析指出,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水平较高。2023年有35家公司研发费用率在10%以上,占比13.7%;81家公司研发费用率在5%至10%之间,占比31.6%。

2024年前三季度,北交所46家公司研发费用率在10%以上,占比18.0%;77家公司研发费用率在5%至10%之间,占比30.1%。对此,余伟认为,北交所上市公司普遍长期专注主业,既愿意持续投入研发做精做强,也愿意在充分论证后适当地外延式拓展。但也因为公司本身盈利规模不算大,资金上存在压力,发展步伐自然会慢一点。而通过在北交所上市,能解决公司的资金压力,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还能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积极地、适当地做好并购重组等外延式拓展,加快公司发展步伐。资深北交所投资人、贝寅资本合伙人祝侃表示,北交所自设立之初就以“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为目标,其中“创新型”和“中小企业”是两个核心标签,反映在上市公司身上就是整体盈利规模不大,但研发投入不低,同时表现出较强的成长属性。

“成长型中小企业在北交所上市,首先最直接的好处是能为项目融资,加快发展;其次,上市对公司具有品牌背书作用,能更好地争取优质客户;最后,上市后企业能借助资本市场平台,进行再融资、股权激励、并购等,在公司治理、内控管理上也会更加规范,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刘靖表示。

校对:陶谦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