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本市场在2024年三季度的强势反弹,A股五大上市险企迎来喜人的“成绩单”。
10月底,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纷纷披露了亮眼的三季报数据,五大险企净利润均显著增长,尤其是投资收益在市场回暖背景下得以大幅提升。
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五大险企共实现归母净利润3190.26亿元,同比增长78.29%。其中,中国平安实现归母净利润1191.82亿元、中国人寿实现归母净利润1045.23亿元、中国太保实现归母净利润383.1亿元、中国人保实现归母净利润363.31亿元、新华保险实现归母净利润206.8亿元。
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净利润增长主要源自于投资业绩的提升,新单保费的稳步增长和各类费用的严格控制也贡献了利润增长。此外,新会计准则也进一步推动利润增幅。
展望四季度和明年,该人士表示,宏观政策、经济复苏节奏和资本市场表现决定了负债端需求和投资表现,目前看继续增长是大概率事件,但三季度应该是近期增速高点。
资本市场反弹助力险企净利增长
根据三季报数据,中国平安实现归母净利润最高,为1191.82亿元,同比增长36.09%;其次中国人寿实现归母净利润1045.23亿元,同比增长173.88%。此外,中国太保实现归母净利润383.1亿元,同比增长65.49%;中国人保实现归母净利润363.31亿元,同比增长77.2%;新华保险实现归母净利润206.8亿元,同比增长116.73%。
五大险企前三季度业绩快速增长与投资端的利好密不可分,多家险企在三季报中表示,三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权益市场的回暖。
中国人寿指出,2024年三季度股票市场低位震荡后快速反弹,公司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据了解,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人民币2614.19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52.4%,总投资收益率为5.38%;实现净投资收益人民币1447.12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3.9%,净投资收益率为3.26%。
中国人寿强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把握市场机会开展跨周期配置,持续推进权益投资结构优化,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中国太保在三季报中表示,公司强化权益主动管理,持续做好低估值、高股息、长期盈利前景好的权益类投资品种配置,以应对低利率市场环境。
报告显示,三季度末,中国太保投资资产2.5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9%。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太保投资资产净投资收益率2.9%,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4.7%,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
此外,中国人保也在三季度报中表示,公司在夯实经营基础的同时,叠加资本市场回暖影响,总投资收益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幅较大。
新华保险也称,利润上涨主要原因是“受资本市场上涨的影响,前三季度投资业绩同比增加”。
新会计准则放大险企利润表现
2024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险企净利润的波动幅度。在资产端,新会计准则使更多金融资产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而可能导致净资产和净利润波动变大。
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目前看险企仍将大部分投资资产计入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收益),这样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利润。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向记者指出,在新会计准则下,险企的利润波动性会加大,在当前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多的环境下会尤其明显。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下的负债评估会更多受到即时利率的影响,少了平滑的空间,因此利率下行的负面影响会更快显现。
周瑾表示,三季度末的股市暴涨,某种程度缓解了利率下行的影响,但从全年来看,这一影响将会非常明显,甚至是主导因素。
因此,虽然上市险企依靠资本市场回暖带来的投资收益提升,在三季度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但盈利的持续性和未来增长点的挖掘依然是险企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周瑾认为,上市险企三季度的净利润状况大幅好转,最主要还是因为在9月底中央和金融监管部门的经济刺激政策下,股市在当月最后几个交易日里的暴涨带来了投资盈利,这不仅改善了投资收益率和利润指标,也会使得偿付能力的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在当期国内外形势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下,资本市场的波动性会较大,而且股市短期的暴涨是不可能持续的,所以未来的态势仍需要谨慎关注。
根据中金公司的分析,保险公司的股票投资收益在不同年份之间波动较大、不可简单用今年三季度以来的股票投资收益推演后续长期盈利表现,当前市场对于保险公司股票投资收益预期已经较高。
对于险企未来的盈利情况,中金公司预测,无论今年盈利增长多少,其中很大一部分很难长期持续。
新华保险管理层同样在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年化投资收益率有些乐观,四季度年化投资收益率增幅未必能保持同样水平。
产品切换优化负债质量
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
除了资本市场改善带来的投资收益增加,三季度产品销售也为险企贡献了一定利润。
8月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向行业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自今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从3%下调至2.5%。自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2.5%下调至2.0%;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从2%下调至1.5%。
业内人士表示,在预定利率下降的要求下,新产品切换窗口期新单集中销售带来了保费收入的小高峰。
《通知》要求下,各家险企在寿险业务上的调整和优化推动了新业务价值的快速增长。寿险新业务价值是衡量险企业务质量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新签保单的盈利能力和未来现金流。数据显示,五大险企的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速均超过两位数。
具体来看,中国人保旗下的人保寿险前三季度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67.40亿元,同比增长26.66%,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13.9%;新华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56.44亿元,同比增长1.9%,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79.2%。
中国太保旗下太保寿险前三季度实现规模保费2300.59亿元,同比增长3.3%;新业务价值142.38亿元,同比增长37.9%;新业务价值率20.1%,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中国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351.60亿元,同比增长34.1%;按标准保费计算的新业务价值率31.0%,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
中国人寿总保费达人民币6082.51亿元,同比增长5.1%,在新业务价值方面,中国人寿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保持快速增长,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为46.43%,较2023年同期提升4.31个百分点;新业务价值保持快速增长,较2023年同期重述结果增长25.1%。
此外,《通知》还要求深化“报行合一”,加强产品在不同渠道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各公司在产品备案或审批材料中,应当标明个人代理、互联网代理、银邮代理、经纪代理等销售渠道,同时列示附加费用率(即可用总费用水平)和费用结构。
“报行合一”即保险公司报给监管的手续费用取值范围和使用规则是需要跟实际使用保持一致的。“报行合一”的持续推进将有力推动保险公司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利于成本管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新华保险管理层指出,利差仍然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报行合一”下,压降了负债的多元成本,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国人寿表示,公司持续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积极推进产品多元和业务形态多元,负债质量不断优化,长期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中国太保管理层指出,一方面,在产品定价利率的切换、客户负债成本的压降、银保的报行合一费用压降等一系列影响下,新业务价值率得到了逐步的提升;另一方面新业务价值的提升也得益于公司多元渠道布局的不断深化。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林汉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