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15年制度革新 夯实企业创新成长之基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少龙2024-10-30 06:52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在15年的发展历程中,创业板担当了资本市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针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发展特征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制度探索与创新,积累了宝贵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经验。

15年来,创业板引领实践了一次又一次的制度创新。这些“首个”“第一”“尝鲜”,始终以支持优质科技企业持续发展为导向,持续为打造具有独特产业结构气质的创新成长平台夯实制度基础。

制度先行先试

“试验田”种成“示范田”

深圳福田深南大道旁,有一座铜牛雕塑。老牛勾头蹬腿,筋肉凸爆;雕塑的基座上,刻着“孺子牛”三个字,意为“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个雕塑最初名为“拓荒牛”,寓意奋蹄向前,不断开拓新天地。

诞生于深圳的创业板,天然就自带“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属性。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加速转型时期,大批创新型、成长型科技企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资本市场的助力。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创业板应运而生,顺应了时代浪潮的呼唤。

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

2009年,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实施,这是境内资本市场在场内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上作出的积极探索和首次制度安排;2020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这是注册制首次实施“增量+存量”同步推进的改革,为后续全面注册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

始终服务优质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

2009年,创业板制定了远低于主板的上市标准,这是境内资本市场首次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发行上市条件;2010年,创业板发布推荐工作指引,这是首次在资本市场制度规则中提出支持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22年,创业板首次明确“三创四新”量化指标,给予发行人、中介机构判断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的明确依据。

持续改革将“试验田”种成“示范田”——

2012年,创业板出台了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直接推动了市场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2013年,创业板首推行业信披指引并形成体系,为后续其他板块提供了借鉴经验。

15年来,创业板担当了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进行了一系列贴近创新、成长企业发展特征的制度尝试和创新,平稳起步并稳定运行,为资本市场积累了制度建设经验。

“15年来,创业板凭借在资本市场中独特的地位和优势,成为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特锐德是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之一,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创业板强化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将更多资源导向符合国家战略的产业,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

服务“三创四新”

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创业板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内容透明、层次清晰、形式统一的监管规则体系,为打造具有独特产业结构气质的创新成长平台夯实了制度基础。

其中,以支持优质科技企业持续发展为导向,创业板构建了一套符合创新企业要求的发行融资、并购重组以及股权激励制度体系,努力为上市公司创新成长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发行上市方面,创业板定位于服务“三创四新”企业,不仅支持新科技,还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仅支持创新企业,还支持创造、创意特征突出的优质企业,板块定位多元包容。

再融资方面,试点注册制下,创业板“小额快速”再融资简化审核流程,提高融资规模上限,分类审核机制在全面注册制下推广到创业板,支持信息披露优秀公司发展壮大。

并购重组方面,注册制改革落地后,创业板设置更加市场化的重大资产重组制度,进一步扩大交易各方博弈空间,增加定价灵活性,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底价从市场参考价的90%下调至80%。

创业板不断释放的改革红利,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与此同时,不断优化的制度为聚集大量科技型、成长型上市公司的创业板引入新鲜活水创造了条件,引导社会资本重点支持关键领域,助力优质科技企业做优做强。

数据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358家,总市值超12万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家数占比约九成,近七成公司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相关公司总市值超9万亿元,占板块比重高达75%,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未来之板”。

改革不停步

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当下,建设建强资本市场迈入关键时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箭在弦上,发挥好市场功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是资本市场的主线任务。

作为资本市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市场各方对于创业板的发展充满期待。

宁德时代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蒋理寄语创业板:今年是创业板开市15周年,也是宁德时代上市第6年,在创业板资本平台的助力下,宁德时代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未来,愿创业板继续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科技创新的灯塔,照亮更多优质的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前行的道路,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创业板开市的15年,让更多的人相信创业、敢于创业、愿意创业。”特锐德相关负责人称,“公司希望,创业板能够更加多维度、系统性地发挥再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等功能,进一步升级‘工具箱’,引导资本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增加制度包容性,壮大耐心资本,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业板未来的改革应该在创业支持和创新发展上着力。可以考虑和私募股权市场、知识产权市场以及并购重组市场融合发展。

蓝晓科技董事长高月静表示,立足发展新阶段,希望创业板坚持市场导向和创新驱动,坚定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引导上市公司发展成为新领域、新赛道的开拓者、引领者,助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