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博会看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崛起:企业出海热情高涨,新技术新产品竞相亮相|一线调研看新局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瞬2024-10-15 18:30

从医博会看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崛起。

采用光学物理加热除雾技术的4K内窥镜摄像系统,湖南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全性能制氧热水一体化方舱,脑部专用的全数字PET……10月12日至15日在深圳举办的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以下简称“CMEF”)上,一系列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纷纷亮相,映射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正在崛起。

证券时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近几年来,不少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纷纷投入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等研发成果频频出炉,同时不少产品走出国门瞄准海外市场,不断擦亮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新名片”。

海外客户热情高涨

CMEF于1979年首次举办,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历程。历经45年发展,CMEF已成长为覆盖全产业链及全生命周期的集产品技术、新品首发、贸易合作、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全球化综合服务平台,被誉为全球医疗产业“风向标”。

证券时报记者在展会现场发现,CMEF是一场真正的“全球盛会”,在展会的各个角落都有海外采购商的身影,他们或仔细询问产品的细节和技术创新点,或积极与中国企业现场洽谈合作事宜,整个会场都弥漫着生意的味道。

“我来自乌兹别克斯坦,主要做医疗设备采购,我们需要的产品非常多,包括手术室设备、影像、诊断设备等。今天在现场遇到一些老朋友,我们和很多中国企业有合作,也有一些采购计划,但还没有具体确定。相比全球其他国家和市场,中国的企业和产品非常多,也给了我们更多选择。”一位海外采购商如是告诉记者。

而徐州市永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吸引了大量海外客户的驻足与询问,也成为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公司销售总监李庆元表示:“我们的产品主要是针对海外市场的,比如我们这一款指夹式脉搏血氧仪,今年以来已经卖了100多万只。我们准备了500多份宣传册,原本是想在整个展会期间分发出去的,没想到在今天一天的时间就全部发完了,我们有些低估了展会热度和采购商们的热情。”

据介绍,本届CMEF整体展览及会议面积近20万平方米,近4000家品牌企业携数万款产品集中亮相,预计吸引超12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CMEF主办方表示,国际买家参展数量更是远超预期。CMEF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叠加深圳免签过境政策利好,为邀请国际客户提供了更多便利。目前,国际观众预登记数已超去年同期两倍,预计将吸引来自全球超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专业观众到场,CMEF展会将成为全球商贸优质“孵化场”。

新产品不断涌现

本届CMEF一大特点,是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不少企业都带着自家的核心产品现身展会,并不断向外界介绍产品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一到湖南卓誉科技有限公司展台,映入证券时报记者眼帘的就是一个巨大的集装箱式产品——“全性能制氧热水一体化方舱”。据介绍,该产品在今年入选湖南省工信厅发布的2024年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拟认定产品名单公示表。

湖南卓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刚告诉记者:“我们自主研发的全性能制氧热水一体化方舱,集压缩机系统、热能回收系统、制氧系统、充瓶系统(选配)于一体,提供制氧和热水一站式解决方案。整套方舱不需要机房建设,可移动,露天置放、接电即产氧,并将隔热、保温、降噪性能做到极致,在极端自然环境下,24小时保持稳定高效运行。”

黄刚进一步表示,公司的这一产品可实现70%的能量回收,而这些回收能量主要用于产生热水,可帮助医院节约大量的热水费用。

而在10月6日,卓誉科技的15台全性能制氧热水一体化方舱从长沙经开区出发,运往非洲赞比亚。黄刚介绍:“这是由世界银行等组织采购的,设备将用于援助赞比亚的医院。11月份设备到达后,公司还将派遣员工前往当地进行使用培训。”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命脉。”黄刚表示,公司从做空压机起家,为了保持企业发展的活力,公司专注于科技创新。在此之前,他们用4年多时间进行研发,通过集成阀块将复杂管路和关键零部件简约化,实现零部件减半,一改行业核心件受制于进口品牌的痛点,实现了产品集成化、成本低、故障率低的优势;同时提高了设备性能,适用于各种气候环境,包括高海拔地区及严寒酷暑环境,广泛用于医院供氧、高原酒店弥散供氧等场景。目前,该公司产品覆盖1000余家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及等级医院,并配套研发全球实时监管平台,实时监控每台制氧设备运行状态,实现预测性维护。

而在锐世医疗的展台,记者看到了多款全数字PET/CT设备。锐世医疗销售总监李睿介绍,该产品采用国际原创的MVT数字化方法,实现了100%数字化,空间分辨率达到1.0mm,时间分辨率达到249ps,灵敏度达到30kcps/MBq,各项关键性能指标都达到了国际优秀水平。

“PET是人体代谢活动的照相机,能无创、定量、动态地评估人体器官的代谢水平、生化反应、功能活动,在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脑部因其结构精密复杂,对PET设备性能要求极其苛刻。本项目脑部专用全数字PET,同时实现了超高空间分辨率、超高时间分辨率与超高灵敏度,从而实现了脑部功能活动10秒/帧的动态观测,形成了一部脑部代谢状况的电影,可以准确地反映人在听、说、读写、运动等全生命活动时大脑的代谢变化,对脑认知、脑疾病和脑科学都具有重要意义。”李睿说。

企业掀起出海潮

近年来,国产替代、科技创新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主线,随之也诞生了多家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行业朝着高质量发展升级。

在本届CMEF上,出海是中国企业的热门话题。当前,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出海热”正在持续。近年来,在国内集采、国际形势变化、公共医疗卫生事件等多种因素共同催化下,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出海劲头空前高涨。

据了解,本届CMEF在深圳举办,可谓正当其时。今年上半年,深圳市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民营企业实现外贸出口118.5亿元,多项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出口数据居于全国领先;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创新药械产业高地,凭借地缘优势和国际化接轨程度高等特色,已成为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出海”的重要平台。

“国内市场当前竞争比较激烈,在这一背景下,企业一定要坚持创新并‘走出去’。我们现在每年增长50%以上,今年海外市场的占比超过30%。我们参加了国外的多个医疗展会,都是带着实物过去,让海外客户摸得着看得见,国内企业有好的产品一定要拿到国外去展示,让出海更顺畅。”黄刚说。

在黄刚看来,中国企业出海有着多重优势。一是制造成本上的优势,二是技术创新上的优势,在这两重优势下,中国产品性能更好、成本更低,再加上中国企业更勤奋、努力,产品服务也会做得更好。

李睿也表示:“下一步要走向海外市场,我们所有的核心部件都是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在海外,公司未来的市场重点会放在南美、东南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而且在实现全数字化之后,公司可以将产品做得非常小巧,海外企业目前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们是有竞争力的。”

光大证券指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已在多个国际市场取得成绩,尤其是新兴市场如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区,部分企业也进入了欧美发达国家,医疗器械企业通过加强品牌认知、市场信任、产品竞争力等实现进一步突破。

医疗器械相关公司在出海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时,政策面更是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在2023年底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联合召开推进医疗装备发展应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强调继续支持医疗创新、共同推动优秀医疗装备“走出去”。

校对:祝甜婷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