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A股休市港股不休市,本周港股大涨,恒指创出两年半新高。中国资产大涨,提升A股投资者情绪,证券营业部假期也忙着开户。
尽管假期还未结束,很多投资者已经在期待A股开盘。多家券商新发布的研报认为,节后A股上涨大概率持续。
港股大涨
本周港股大涨,10月2日恒指大涨逾6%,并于10月4日刷新两年半新高,今年以来恒指累计涨幅达33.37%。10月7日港股走势受到市场关注。
“港股目前形势大好,银行出现开户潮,证券行员工取消假期来应对这一情况。”据媒体报道,国庆假期,A股休市,港股大涨,香港的股票经纪人正经历职业生涯中最繁忙的时期。
据报道,一位券商职员称,“10月5日、6日是周末,但我们不会休假。整个国庆期间非常忙碌,客户持续咨询,甚至没有时间吃午饭。”
10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特区政府网站发表司长随笔称,踏入2024年的第四季度,整体市场气氛显著改善,恒生指数升至约两年半高位,过去15个交易日累积上升超过5600点,升幅33%。9月起至本周五的平均每日成交约1920亿港元,较8月平均每日成交额高出一倍。港股市值亦升至39.4万亿港元。一些持有港股比例较高的投资产品表现亦水涨船高。就以强积金投资为例,有研究机构报告指出,港股9月份的突出表现,令第三季度强积金整体回报有超过7%,是近两年来表现最好的季度。可以预期,市况回升以及投资者审慎看好后市,将推动不少公司加快在港上市的进程,当中包括不少创科企业;同时亦将促成更多企业在港落户。
德邦证券今日发布的海外市场周报认为,10月进入高不确定性阶段,美国降息预期或反复,中东局势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亚太市场迎来新变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议全球资产配置的进攻端放在港股、A股等人民币资产上,而防御端关注美股、日股、原油、黄金。
节后A股将如何演绎?
A股节前大涨引发开户热。据券商中国报道,整个国庆假期,几乎所有的券商都在推行7*24小时开户业务,记者10月1日探访多家券商营业部也发现几乎都在营业,给新入场开户进行开户审核和给存量客户开通两融业务权限等。
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国庆节10月1日当日延续此前几天的火爆开户态势,不少投资者一早即通过网上开户系统提交了开户申请,广发证券国庆假期安排人员全程值班保障、超过300家营业网点“开户及服务不打烊”,国庆当日开户量较此轮行情前数倍增长,线上开户占比进一步提升。
尽管国庆假期还未结束,投资者已经在期待假期后A股开盘。那么,节后A股将如何演绎?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随着金融政策组合拳出台,A股上演“奇迹5日”,市场情绪迅速脱离恐慌区,仅5个交易日即直入亢奋区。“目前市场情绪时隔3年重回高涨区,时隔4年重回亢奋区,当前高涨的投资者情绪,意味着A股市场已经进入了新阶段,我们更应该以牛市思维做出投资决策。”火热的投资热情是否意味着市场过热和调整风险?从2015年、2019年和2020年的经验来看,情绪进入亢奋区后市场短期内往往还有一个继续走高的过程。此后随着情绪回落市场也有可能出现一定的调整,但这一调整并不意味着牛市行情的结束。以目前情绪指数位置来看,当前9月底的市场情绪相当于历史上2019年3月5日或者2020年7月7日。
华金证券今日发布的研报认为,节后上涨大概率持续,可能有震荡,但难见顶。1.分子端:节后经济和盈利修复预期可能上升。一是经济修复预期上升:首先,国庆假期期间出行消费火爆超预期;其次,地产放松政策后一线城市地产周销售同比增速明显回升。二是节后三季报预告开始公布,A股盈利回升趋势可能延续。2.流动性:节后股市资金可能进一步流入。一是美国9月制造业PMI和非农就业数据较好,11月降息预期下降;但国内节后流动性大概率维持季节性宽松。二是假期期间中国资产大涨,节后融资、外资流入可能加速,新发基金也可能大幅回升。3.风险偏好:节后可能继续回升。一是国庆假期期间伊以冲突升级,但对节后A股影响较小。二是假期期间港股和中概股大涨,等待开户人数依然较多,节后A股风险偏好依然可能继续上升。
华金证券认为,短期补涨逻辑继续占优,节后继续关注科技成长、核心资产和金融地产。1.短期科技、金融地产和核心资产可能继续占优。一是复盘历史,短期快速上涨时政策导和产业趋势上行的行业领涨;二是当前政策导向和产业趋势上行指向科技成长,同时金融地产和消费等也受政策支持。2.增量资金不断流入下,券商、地产等仍可能有上升空间。若未来A股成交额上行至3万—5万亿元,根据历史拟合,非银金融和地产相对于9月30日收盘还有25%—120%左右的涨幅。3.短期涨幅靠后石化、家电等行业后期也可能补涨。4.节后建议继续关注:一是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可能补涨的计算机(鸿蒙)、传媒(影视、游戏)、电子(芯片)、通信;二是受益于政策提升经济修复预期、补涨和外资流入的核心资产(消费、电新、医药);三是受益于政策和情绪上升的券商(包括互联网金融等)、地产。
大同证券的研报称,“节前,A股持续大涨,上证指数重回3300点,当然要大干一场,但是‘怎么干’更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研报称,指数层面:市值风格看,以沪深300和中证500为代表的大中市值风格持续占优;价值成长风格看,成长风格在牛市行情整体表现优于价值风格。结合当前指数情况和市场环境综合来看,建议关注:中证A50、中证A500、沪深300、创业板50、科创50等相关标的。
行业层面,分阶段来看:
行情初期,看好高弹性板块和政策利好板块。1.牛市初期,非银金融受益于政策面和情绪面双重共振,弹性高、确定性强,往往是牛市第一受益者;2.本轮行情短期政策大幅度释放居民消费空间,直接利好于大消费板块。建议重点关注:金融地产(券商、房地产)、大消费(食品饮料、美容护理、家用电器等)。
行情中期,可预测性较小,但趋势性看好成长股和政策酝酿落地相关机会。1.虽然行情中期往往最难以预测,但纵观历史牛市行情可以发现,这一阶段,成长股往往具有不错的收益;2.新质生产力作为近期中国经济转型关键词,大概率成为后续政策发力点,新质生产力重点投向科技成长板块中的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高端材料等,同科技成长有较大重叠,因此,可重点关注中期科技成长板块行情。3.并购重组概念火热,与市场关系更加密切,后续可重点关注事件类带来的阶段性机会。综合来看,这一阶段,建议重点关注:科技成长(计算机、电子、新能源、港股科技)、并购重组概念。
行情后期,整体主线行情后继乏力,可以阶段性关注本轮行情中涨势较弱的板块的补涨机会。同时,建议更多注意市场风险,增强资产配置多样性。